稽首释迦,现千百亿。
盐贵米贱,苦趁乐吃。
瞋喜爱憎,是非声色。
日炙风吹,一文不直。
【注释】
稽首:跪拜。释迦:佛教创立者悉达多·乔达摩,意为“释迦牟尼”。千百亿:形容其弟子无数、声闻众多。盐贵米贱:指物价的升降。苦趁乐吃:比喻人们趋利避害。瞋喜:愤怒和喜悦。憎恨和喜爱。是非声色:指是非曲直,好坏善恶。日炙风吹:指社会环境的恶劣。一文不直:一文钱都不值得。
【译文】
跪拜释迦牟尼,显现出千百亿弟子。
盐价高来米价低,人们都去争抢享乐。
愤怒与喜悦并存,是是非非都是声色。
被太阳烘烤风吹打,一文钱都不值。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全诗四句二十个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和社会现实。
开头两句“稽首释迦,现千百亿。盐贵米贱,苦趁乐吃。”意思是说,对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跪拜行礼,他显现为千万亿的弟子。盐价高、米价低,人们都去争抢享乐。这两句话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概括,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第三句“瞋喜爱憎,是非声色。”意思是说,人们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喜悦,是非曲直都在他们的声音和表情之中。这句话进一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和看法来进行判断和选择。
最后一句“日炙风吹,一文不直。”意思是说,社会环境恶劣,人们的生活困苦不堪,连一文钱都不如。这句话以强烈的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慨之情。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