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赤壁黄州村,鱼龙吹血波涛浑。
腥风不洗贼臣泪,暗湿官树旌旗昏。
城南哑哑一笑入,愁日动地回春温。
夜阑魑魅不敢舞,璧月如水舟如盆。
客亲馈鱼妇致酒,北斗可挹天可扪。
当时跨鹤去不返,水仙王家真画存。
百年画史有眼力,东坡晓挂扶桑暾。

【诗句释义】:这首诗描绘了苏轼(苏东坡)在黄州时期的赤壁风景,以及他在此时期的生活。

  • 大江赤壁黄州村,鱼龙吹血波涛浑。 大江边的赤壁是黄州的一个村庄,波涛汹涌如血液般鲜红。
  • 腥风不洗贼臣泪,暗湿官树旌旗昏。 血腥的风暴无法洗净奸臣的泪水,而那些官员的旗帜在风雨中显得暗淡无光。
  • 城南哑哑一笑入,愁日动地回春温。 在城南,人们以笑声迎接苏轼的到来,他的笑声如同春天的温暖一样令人感到欣慰。
  • 夜阑魑魅不敢舞,璧月如水舟如盆。 夜幕降临时,恶鬼不敢作祟,月亮如同水一般清澈,船只如同盆一样明亮。
  • 客亲馈鱼妇致酒,北斗可挹天可扪。 客人和妻子都为苏轼准备了美味的食物和美酒,仿佛可以舀取天空、触摸到地面一样。
  • 当时跨鹤去不返,水仙王家真画存。 当年苏轼曾乘鹤离去,但他留下的画作却一直流传至今。
  • 百年画史有眼力,东坡晓挂扶桑暾。 在画史上,只有苏轼才能如此敏锐地捕捉到太阳的光芒,将其描绘得栩栩如生。

【译文】: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苏轼在黄州时期的赤壁风景和生活的诗。诗中的赤壁景色壮观,波涛汹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苏轼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愉快的时光,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和关爱。诗中还提到了苏轼曾经乘鹤离去的场景,以及他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绘画技艺。全诗洋溢着对苏轼的敬仰之情,也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才华。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苏轼在黄州的赤壁风景和生活,展现了他在逆境中坚韧的精神风貌和高超的艺术才能。诗中的赤壁景色壮丽无比,波涛汹涌,象征着苏轼在政治斗争中历经磨难后依然坚强不屈的精神面貌。诗中的人们对苏轼的热情欢迎和关爱之情,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同时,诗中也展示了苏轼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绘画技艺,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画家的独特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充分体现了诗歌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