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足烟峦养病躯,驰求终是用工夫。
千般有作皆从智,万种无依自合愚。
意地已抛尘事业,心田唯种稻根株。
非时免见千人世,野食山袍自有谟。

【解析】

此诗首联写诗人在山林中静养,以养病躯;颔联写诗人在山林中寻求终用之道;颈联写诗人的心境与修养;尾联写诗人的处世哲学。全诗表现了作者“心田唯种稻根株”的淡泊情怀。

【答案】

投足烟峦养病躯,驰求终是用工夫。

千般有作皆从智,万种无依自合愚。

意地已抛尘事业,心田唯种稻根株。

非时免见千人世,野食山袍自有谟。

译文:

在山林中静养,是养病的身体;寻找终极的道理和运用,才是真本领。

所有的事物都离不开智慧,没有依靠的东西就会愚蠢。

我心意已经抛弃了世俗的功名利禄,只专心培养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品德。

不是适时的时候,我也可以避开纷繁的人世间事,独自享受山林的清静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山林后的所感之作,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世的思想。首句点出“山居”,次句表明“投足烟峦”的用意,是“养病躯”;第三句“驰求终是用”,说明“用工夫”的目的,是要“终用”。第四句“千般”是说世事复杂,“万种”是说人情多变,而人只有靠智慧才能应付自如。第五句进一步发挥,说明人有了智慧,就能摆脱一切依赖,做到“无依”而“愚”。第六句“意地已抛尘事业”,是说作者已将尘世名利看破,不再为之奔波。第七句“心田唯种稻根株”,是说作者已潜心于内在修养和品德的培养。第八句是说,不必理会世俗纷扰,可以远离尘世。第九句“野食山袍自有谋”,是说只要保持自然、淡泊的心态,就无需为生计担忧了。整首诗语言简炼明快,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超脱尘俗、安贫乐道的生活理想及处世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