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景陶情皆得意,凡夫举目尽堪愁。
秦川几度埋番骨,棘路还曾耸玉楼。
幻体不知波上沫,狂心须认镜中头。
浮生役役贪荣者,求到真空卒未休。

山居诗 其五十六

野景陶情皆得意,凡夫举目尽堪愁。

秦川几度埋番骨,棘路还曾耸玉楼。

幻体不知波上沫,狂心须认镜中头。

浮生役役贪荣者,求到真空卒未休。

注释:

  1. 野景陶情皆得意:在野外的环境中,心境得到陶冶,一切如意。
  2. 凡夫举目尽堪愁:普通人抬头望去,到处都是令人忧愁的事情。
  3. 秦川几度埋番骨:指历史上的秦朝多次被匈奴所攻破,导致大量的士兵战死。
  4. 棘路还曾耸玉楼:意思是说,荆棘之路也曾让人们登上过高楼。
  5. 幻体不知波上沫:虚幻的身体不知道波涛上的泡沫。
  6. 狂心须认镜中头:狂放的心态要像镜子里看到的那样清醒。
  7. 浮生役役贪荣者:忙碌的生活,为了追求荣耀而忙碌的人。
  8. 求到真空卒未休:最终未能达到真空的境地,修行仍在进行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追求名利却不得安宁的心境。诗人以野景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通过对比凡人的生活和修行者的境界,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和挣扎。诗中的关键词“秦川”、“棘路”、“番骨”和“玉楼”分别代表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坎坷,而“幻体”、“狂心”则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整体上,诗歌通过对现实和理想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修行的艰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