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景陶情皆得意,凡夫举目尽堪愁。
秦川几度埋番骨,棘路还曾耸玉楼。
幻体不知波上沫,狂心须认镜中头。
浮生役役贪荣者,求到真空卒未休。
山居诗 其五十六
野景陶情皆得意,凡夫举目尽堪愁。
秦川几度埋番骨,棘路还曾耸玉楼。
幻体不知波上沫,狂心须认镜中头。
浮生役役贪荣者,求到真空卒未休。
注释:
- 野景陶情皆得意:在野外的环境中,心境得到陶冶,一切如意。
- 凡夫举目尽堪愁:普通人抬头望去,到处都是令人忧愁的事情。
- 秦川几度埋番骨:指历史上的秦朝多次被匈奴所攻破,导致大量的士兵战死。
- 棘路还曾耸玉楼:意思是说,荆棘之路也曾让人们登上过高楼。
- 幻体不知波上沫:虚幻的身体不知道波涛上的泡沫。
- 狂心须认镜中头:狂放的心态要像镜子里看到的那样清醒。
- 浮生役役贪荣者:忙碌的生活,为了追求荣耀而忙碌的人。
- 求到真空卒未休:最终未能达到真空的境地,修行仍在进行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追求名利却不得安宁的心境。诗人以野景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通过对比凡人的生活和修行者的境界,揭示了人生的矛盾和挣扎。诗中的关键词“秦川”、“棘路”、“番骨”和“玉楼”分别代表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坎坷,而“幻体”、“狂心”则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整体上,诗歌通过对现实和理想的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修行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