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性摅情不记年,免寻云水更参禅。
有心用处还应错,无意看时却宛然。
析法尚嫌灰断果,烧丹堪悯地行仙。
欲知此理谁人会,水自朝东月自圆。

山居诗 其五十八

养性摅情不记年,免寻云水更参禅。

有心用处还应错,无意看时却宛然。

析法尚嫌灰断果,烧丹堪悯地行仙。

欲知此理谁人会,水自朝东月自圆。

译文:
我养性抒怀,忘却了岁月流逝,不去寻找云和水的踪迹,而是静心参悟佛道。心中有用的时候可能会出错,但无心观看时,万物又显得如此美好。炼丹术的精髓在于理解天地之道,而不是追求外在的形态。想要真正理解这个道理的人并不多见,就像水总是朝东流,月亮总是圆满一样自然。

注释:

  1. 养性抒怀:修养性情,抒发情感。
  2. 不记年:忘记了时间流逝。
  3. 免寻云水更参禅:避免去追寻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静下心来参悟佛法。
  4. 有意用处应错:有目的的使用事物,可能会导致错误。
  5. 无意看时却宛然:无心观赏时,万物显得和谐美好。
  6. 析法尚嫌灰断果: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可能让人感觉过于繁琐,像是被灰尘割裂的果实。
  7. 烧丹堪悯地行仙:炼丹术中的某些方法可能让人同情那些追求长生不老的人,因为他们如同行走在地下的仙人。
  8. 欲知此理谁人会:想要真正理解这些道理的人并不常见。
  9. 水自朝东月自圆:自然界的水总是朝着东方流淌,而月亮也总是会圆满。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人在山中的修行生活,展现了他如何通过养性和参禅来寻找内心的平静。诗中的“养性摅情”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而“免寻云水更参禅”则表明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内省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的人生态度。诗中的“有心用处还应错”和“无意看时却宛然”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理解。他认为,如果过于追求事物的用途和效果,反而容易出错;而当心境宁静下来,即使看似简单无为,也能发现世间的美好。

诗的最后一句“欲知此理谁人会,水自朝东月自圆”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它暗示了真正的智慧和道理是难以言表的,只有像水和月亮这样的自然现象,才能完美地诠释它们的存在。这里的“水”和“月”也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的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