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人无己,言犹在耳。
万法作本根,天地相终始。
一占帝与九龄梦,三听山呼万岁声。
至人无己,言犹在耳。万法作本根,天地相终始。一占帝与九龄梦,三听山呼万岁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达到高深境界的人物,他超脱世俗,言语仍在耳边回响。他以万物为根本,天地相互依存。他曾经占卜帝王和名臣的梦境,也聆听过山间欢呼万岁的声音。
诗中“万法作本根,天地相终始”两句,强调宇宙间所有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相影响的。这种观念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律和缘起论,即一切事物都是由无数因缘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这里的“万法”,指的是世间的一切现象与规律,而“本根”则是指这些现象与规律的根本或起源。通过这样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宇宙万物和谐相处的向往和赞美。
诗中还提到了“一占帝与九龄梦”和“三听山呼万岁声”两个场景。前者可能指的是诗人曾经参与过某种重要的仪式或活动,而后者则可能是诗人在山林之中听到的欢呼声。这两种描述都富有诗意和画面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处时代的风俗和文化氛围。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高深人物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世界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情感,值得深入品味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