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离离,发垂垂。
神出鬼没,佛眼难窥。
能坐毗耶之舌,而不能出女子之定。
能行法王之令,而不能免迦叶之疑。
五台山势峭巍巍,返掷还他狮子儿。
诗句释义:
- 草离离,发垂垂。 - 描述的是文殊菩萨的形象,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头发长而松散地披在肩上,这里用“草离离”和“发垂垂”来形容其外貌特征。
- 神出鬼没,佛眼难窥。 - 形容文殊菩萨行踪不定,难以捉摸,如同神出鬼没一般,同时暗示了文殊菩萨的神秘性。
- 能坐毗耶之舌,而不能出女子之定。 - “毗耶之舌”指的是文殊菩萨的舌头,能够坐下而不离开座位,这象征着文殊菩萨的智慧和坚定。但同时又说“不能出女子之定”,可能是指文殊菩萨虽有智慧却未能完全脱离世俗情感,未能完全达到无欲的境界。
- 能行法王之令,而不能免迦叶之疑。 - “法王”通常指佛法的最高统治者或者导师,这里指的是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虽然能够执行佛法的命令,但却无法消除所有信徒心中的疑惑和疑虑,这反映了佛法的包容性和普度众生的本质。
- 五台山势峭巍巍,返掷还他狮子儿。 - 五台山是佛教圣地之一,地势险峻雄伟。这里的“返掷还他狮子儿”可能比喻文殊菩萨如山岳般稳重,又像狮子般勇猛无畏。
译文:
文殊菩萨的形象是长发披肩,
他的行踪就像神鬼一般,
佛眼难窥,他的智慧无人能及。
他可以像佛陀一样坐着不动,
但却难以摆脱女人的心念。
他可以行走于佛法之中,
却不能免除人们的疑问和猜疑。
五台山的山峰高耸入云,
如同他投下的狮子一般威武雄壮。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文殊菩萨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的智慧、坚定和慈悲。诗中“神出鬼没,佛眼难窥”等句子,形象地描绘了文殊菩萨的神性和神秘性;而“能坐毗耶之舌,而不能出女子之定”则表达了他对世俗情感的执着,以及他在追求佛法的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最后一句中的“五台山势峭巍巍,返掷还他狮子儿”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威严和力量,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众生的关怀和保护。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文殊菩萨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佛法和修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