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泽元来不姓高,岭头一网竟难逃。
尔曹若不论知解,知解无因到尔曹。
荷泽赞
释心月 宋代诗僧
- 基本信息
- 姓名:释心月,字石溪。
- 出生日期与地点:不详,但据资料推测可能生活在宋朝。
- 其他信息: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等寺院,后在临安府灵隐景德寺等地居住和讲学。
- 诗歌原文
荷泽元来不姓高,岭头一网竟难逃。
尔曹若不论知解,知解无因到尔曹。
- 诗句释义
- “荷泽元来不姓高”:表明诗人认为“荷泽”并非某家族姓氏的延伸,而是自然存在的名字。
- “岭头一网竟难逃”:通过描述岭头上的一次捕鱼尝试,形象地表达了捕捉困难,强调了事物的不可预测性。
- “尔曹若不论知解”:指那些不重视或不理解的人,无法理解或掌握其中的意义与知识。
- “知解无因到尔曹”:强调只有真正理解和懂得道理的人,才能得到启示和提升。
- 译文注释
- 译文:荷泽原初不是某姓之人所命名,而是一个自然存在的地名。在山岭之上试图用渔网捕获,却最终难以成功。如果人们不追求知识和智慧,就无法到达更高的境地。
- 注释:荷泽,古代地名,位于现今的某个山区,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元来”表示自古以来;“岭头”指山岭之巅;“一网”代指捕鱼工具;“竟”表结果为徒劳;“尔曹”指你们这些;“不论知解”意为对知识与理解的追求;“知解无因到尔曹”说明只有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与智慧。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荷泽”的描写和对渔夫失败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知识与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于不思进取者的批评。
- 诗句中的“元来”一词使用了一种时间上的追溯,使读者感受到“荷泽”这一名字的历史渊源。
- “尔曹”一词则具有强烈的指向性,直接指向那些未能领悟其深意的人。
- “知解无因到尔曹”不仅是对未得其解者的一种警示,也暗示了知识的力量在于应用,而不是单纯的获取。
- 创作背景
- 《荷泽赞》创作于南宋时期,此时的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然而,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文人士大夫阶层面临着种种压力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释心月通过这首诗表达出了自己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批判。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及对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