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身投九泽乡,共惊日月去堂堂。
江湖乱后人虽健,鸿雁不来书亦亡。
访旧悲凉山起雾,得君谭笑目生光。
犀牛扇破犀牛在,宜有清风可播扬。

《和可上人》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写诗人对和可上人的怀念,以及与和可上人交往的愉快情景。

第一句“梦里身投九泽乡”,意谓:梦见自己来到了九泽之地(即被流放之地),这也许是对当时处境的一种比喻。

第二、三两句“共惊日月去堂堂”,“共惊”是共同惊叹的意思。这里,诗人在梦中与和可上人相会,两人都感到惊喜,因为和可上人已经去世了。这里的“日月”指的是时光。“堂堂”指气度不凡。

第四句“江湖乱后人虽健”,意谓:江湖动荡不安,即使身体强健的人也难免受到挫折。

第五句“鸿雁不来书亦亡”,意谓:书信往来断绝,意味着朋友之间的联系中断,就像没有鸿雁传书一样。

第六句“访旧悲凉山起雾,得君谭笑目生光”,意谓:拜访故人时,山上起雾,气氛悲凉;但见到和可上人后,他高兴得眼睛发亮,笑声四溢。

第七句“犀牛扇破犀牛在,宜有清风可播扬”,意思是说:和可上人的扇子被打破后,犀牛还在。这里用“宜有”一词来形容和可上人的精神风貌,意指他应该继续保持这种精神风貌,让清风得以传播。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感人。通过对梦境与现实的对话,以及对友情的描绘,展现了白居易对和可上人的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如“山水无情,却似知人”、“物我皆忘,唯清风常在”等名句,更是将这一主题推向了高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