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头崖头撒手去,阆州澧州寻路归。
廉纤脱尽全机露,八角磨盘空里飞。
【注释】
竿头:即“竿上”,比喻极高之处。崖头:即“崖畔”,指悬崖峭壁之边。廉纤:形容细雨。机:机括(机轮的齿数)。八角磨盘:即“八卦磨盘”(或称“八棱磨盘”)。全机露:指磨盘上的齿轮全部显露出来。空里飞:指磨盘内转动,发出的声音。
这首诗是说作者在高处撒手,在低处寻找路归,最后在磨盘中留下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登高远眺,第二句写寻路归家。第三、四句写在磨坊中留下的声响,以声衬静。全诗以景起,以声结,意境开阔,韵味悠长。
此诗前两句写登山望远,后两句写归途寻径。首句点出登山,用一个“撒手”字极富表现力。“竿头”与“崖头”都是极高的山峰。《庄子·大宗师》说:“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中。”诗人登临绝顶,放眼远眺,胸襟顿觉旷达,于是抛下世俗杂念,撒开双手,向远方飞去。“竿头”“崖头”都是极言其高,但诗人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景观,他还要进一步探索,于是他又“寻路归”。这里的“寻路”二字很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两句诗写得气势磅礴,一气呵成,毫无拖沓之态,足见诗人驾驭诗歌的能力很强。
第三、四两句写诗人在磨坊中留下的声响。“廉纤”一词形容雨丝细而密,这里用来描绘风声。“脱尽全机露”,指磨盘上的齿轮全部显露出来。“八角”一词形容磨盘的形状。诗人通过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描写,把磨坊的景象写得活灵活现,令人如闻其声,如睹其形。
此诗前两句写登山望远,后两句写归途寻径。首句点出登山,用一个“撒手”字极富表现力。“竿头”与“崖头”都是极高的山峰。《庄子·大宗师》说:“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中。”诗人登临绝顶,放眼远眺,胸襟顿觉旷达,于是抛下世俗杂念,撒开双手,向远方飞去。“竿头”“崖头”都是极言其高,但诗人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景观,他还要进一步探索,于是他又“寻路归”。这里的“寻路”二字很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这两句诗写得气势磅礴,一气呵成,毫无拖沓之态,足见诗人驾驭诗歌的能力很强。
第三、四两句写诗人在磨坊中留下的声响。“廉纤”一词形容雨丝细而密,这里用来描绘风声。“脱尽全机露”,指磨盘上的齿轮全部显露出来。“八角”一词形容磨盘的形状。诗人通过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描写,把磨坊的景象写得活灵活现,令人如闻其声,如睹其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