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峰当此境,谁可共登临。
月过秋池静,云归古木深。
懒观前去事,已悟未来心。
更欲寻诗伴,相携向石林。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本题中“山中即事”是题目,应首句入韵;“千峰当此境”是第一联,写景;“谁可共登临”是第二联,抒情;“月过秋池静”是第三联,写景;“云归古木深”是第四联,写景;“懒观前去事”是第五联,抒情;“已悟未来心”是第六联,抒情;“更欲寻诗伴”是第七联,抒情。“赏析”是总结全文,分析主旨,揭示效果,点明主题。要注意语言要简练,不要过长。

【答案】

译文:

千峰环抱的这个境界,谁能与我共同欣赏呢?

月亮从秋天的池塘中经过,水面显得十分安静。云彩从古老的树木上飘过,林间一片幽深。

懒得观看以前的事了,我早已领悟到未来的心境。

还想找一个懂诗的朋友,一同去拜访石林。

赏析:

首联写诗人身处清幽之地,但无人能共赏其胜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颔联以写景为主,描绘出秋夜的静谧和云的飘渺。

颈联写诗人不愿回顾从前的往事,已经领悟了未来的境界。这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反思,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豁达。

尾联写诗人在寂寞中仍想找到一个懂自己、会陪伴自己的知音朋友,一起欣赏美景。这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也表达了他孤独中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