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厌别离,老去更何为。
独对清明雨,闲吟社日诗。
野蜂成蜜早,海燕入帘迟。
未尽寻春兴,应须愧后期。

《春日》

人生厌别离,老去更何为。

独对清明雨,闲吟社日诗。

野蜂成蜜早,海燕入帘迟。

未尽寻春兴,应须愧后期。

注释:

春日:春天的时节。

人生厌别离:人生厌倦了离别的痛苦。

老去更何为:年老时又该做什么呢?

独对清明雨:独自对着清明时节的细雨。

社日:古代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野蜂成蜜早:蜜蜂在春天早早地酿制出蜂蜜。

海燕入帘迟:燕子飞回巢中时总是很迟缓,比喻人老了行动缓慢。

未尽寻春兴:春天的兴致还未完全展开就结束了。

应须愧后期:应该感到惭愧自己没有好好珍惜春天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首句“人生厌别离”,直接点明了主题,即人生最令人厌烦的就是离别。接下来,诗人通过“老去更何为”来表达自己对于年老时的无所作为的无奈与悲哀。

第二句“独对清明雨”,描绘了一个孤独的画面,诗人独自面对清明时节的细雨,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他内心的孤寂与落寞。第三句“闲吟社日诗”,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这里,他似乎在寻找着一种寄托和慰藉,而这种寄托和慰藉就是那些曾经陪伴他度过无数个春秋的诗歌。

诗人并没有因为找到了这样的寄托而感到满足,相反,他在第四句“野蜂成蜜早”中,巧妙地将自己的生活比作蜜蜂,暗示了自己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再像年轻时候那样辛勤劳作。而“海燕入帘迟”,则用燕子飞回巢中的速度来比喻自己的行动迟缓,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衰老之态。

最后两句“未尽寻春兴”和“应须愧后期”,则是诗人对于自己的遗憾和自责之情的抒发。他认为自己在春天的时候应该更加珍惜时光,更加努力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但如今却已经错过了这个时机。因此,他感到无比的后悔和惭愧。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四季变化的描述,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思考。同时,诗中还融入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清明雨”、“社日诗”等,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意境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