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塞月笼寒雾,万里征人不知数。
年少难消壮志多,精锐连营肃貔虎。
从军何日见军回,但见日日长淮雨。
烽烟散漫满路岐,边声飒飒秋风起。
天涯荒草马成群,放去弯弓乱飞舞。
夜深更听胡女歌,古来白骨多于土。

【注释】

  1. 茫茫:广阔无际。塞月:边塞上的明月,指边疆的月光。寒雾:寒冷的雾气。
  2. 万里征人:指在边疆征战的士兵。不知数:不知道有多少。
  3. 年少难消壮志多:年幼时有壮志,但年岁增长后壮志消磨得更多。
  4. 精锐连营:军队中精锐力量严密相连,如貔虎一样勇猛无比。
  5. 军回:回家。
  6. 长淮雨:长江淮河地区的雨水。
  7. 烽烟:边防报警的烽火。散漫:散乱无序。
  8. 边声:边塞的声音。飒飒:风声。秋风起:秋天来临。
  9. 天涯荒草:形容边塞荒凉。马成群:战马聚集在一起。
  10. 放去弯弓乱飞舞:把弓箭放在地上乱飞。
  11. 胡女歌:胡地女子的歌声。
  12. 白骨多于土:指战争中死亡的士兵,他们的遗骨比泥土还要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边疆士兵生活、情感和战争场景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边疆士兵的生活状态和他们面临的艰苦环境。

第一句“茫茫塞月笼寒雾,万里征人不知数”描绘了边塞上辽阔的夜空和笼罩着雾气的夜晚,表达了边疆士兵的孤独和迷茫。第二句“年少难消壮志多,精锐连营肃貔虎”则揭示了年轻士兵们虽有壮志,但岁月流逝使这些雄心壮志逐渐消失。第三句“从军何日见军回,但见日日长淮雨”表达了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的无奈。第四句“烽烟散漫满路岐,边声飒飒秋风起”描绘了边塞烽火四起,秋风吹过,边声阵阵的景象。第五句“天涯荒草马成群,放去弯弓乱飞舞”则描述了战场上马群成群结队地奔跑,士兵们放下武器,任由战马乱飞的情景。第六句“夜深更听胡女歌,古来白骨多于土”表达了士兵们在寂静的夜晚听到胡地女子的歌声,感叹战争中的牺牲和死亡是如此之多,他们的尸骨比土地还要多。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士兵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他们对战争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战争的残酷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