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意湘西野客家,诗筒茶灶旧生涯。
痴云阁雨山腰重,老树冲波岸脚斜。
避缴冲芦怜雁阵,采花酿蜜厌蜂衙。
故溪幸可浮茅屋,归听崖翁响钓车。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载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坐意湘西野客家”,诗人坐在家中,思绪飘向了遥远的湘西之地,那是一个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这里的“湘西”泛指湖南西部地区,而“野客家”则是指远离繁华都市、隐居山林的隐士之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在。
次句“诗筒茶灶旧生涯”,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家乡生活的日子。那时,他经常用诗筒来记录所见所感,用茶灶煮茶品味生活的滋味。这里的“诗筒”是指装有诗歌的竹筒,而“茶灶”则是指用来烧水烹茶的炉灶。诗人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自己过去的生活状态,也展现了他对家乡生活的怀念之情。
第三句“痴云阁雨山腰重”,诗人将眼前的景色与家乡的山水相联系。他看到天空中的云朵如同痴情之人一般,时而浓密时而散开,仿佛在为山腰上的雨幕增添一份厚重。这里的“痴云”和“阁雨”都富有诗意,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深沉的画面。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第四句“老树冲波岸脚斜”,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边的老树。那棵老树在波浪的冲击下显得有些倾斜,仿佛在告诉人们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这里的“冲波”形容江水的波涛激荡,而“岸脚斜”则形象地描绘了老树在波浪中摇摆的姿态。诗人通过对老树的描绘,传达出对生命无常的感叹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第五句“避缴冲芦怜雁阵”,诗人的目光再次被远处飞翔的大雁所吸引。他看到大雁们在空中排成人字形飞行,仿佛在进行一场壮观的表演。而那些栖息在芦苇丛中的雁群,似乎也在躲避着什么危险。这句诗通过对大雁的描绘和动作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关注和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思考。
第六句“采花酿蜜厌蜂衙”,诗人的视线转向了花朵盛开的场景。他看到蜜蜂们在花丛中忙碌着采蜜酿蜜的工作,虽然勤劳却常常受到人们的厌恶。这句诗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类社会价值观的反思和批判。
最后两句“故溪幸可浮茅屋,归听崖翁响钓车”,诗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看到那条清澈的小溪上漂浮着一座简陋的茅屋,而岸边的老人正忙着收拾鱼网准备回家。这句诗通过对家乡场景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归自然、享受宁静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崇尚简朴生活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