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火煨杀人,千衲子恨难伸。
五处主法,双径两新。
内庭敷演,赐号超伦。
自创正续梵苑,延纳云水高宾。
将谓多少奇特,依前满面埃尘。

【解析】

“无准和尚顶相赞”一句,是说无准和尚对佛祖的顶相赞叹。顶,是佛像上的头发。相,是指头顶的形状。赞,是指称赞。译文是:无准和尚对佛祖的头顶形状大加赞赏。

“文武火煨杀人,千衲子恨难伸”一句,是对武僧用烈火焚烧和尚的顶相的讽刺。武僧们用烈火焚烧和尚的头顶,使许多和尚的头顶被焚毁,和尚们恨得难以言述。译文是:武僧们用烈火焚烧和尚的头顶,使许多和尚的头顶被焚毁,和尚们恨得难以言述。

“五处主法,双径两新”一句,是对佛教五大宗派(南宗、北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和南北两大禅系(临济宗、曹洞宗)的概括性叙述。译文是:佛教有五大宗派和南北两大禅系。

“内庭敷演,赐号超伦”一句,是为佛教内廷传授教义的人给予的荣誉称号。“超伦”,意为超凡脱俗,超过同类。译文是:佛教内廷传授教义的人受到赞誉,赐予“超伦”的称号。

“自创正续梵苑,延纳云水高宾”一句,是对无准和尚创新说法和延纳僧人的叙述。译文是:无准和尚自创正续佛教,延纳来自各地的高僧。

“将谓多少奇特,依前满面埃尘”一句,是对过去和尚们的修行状况的批评。“依前”,即仍然。译文是:人们认为过去的和尚们修行得多么奇特,然而他们的头上却布满了灰尘。

【赏析】

本词是一首咏古词,作者在词中通过咏叹历代禅师的修行情况,表达了对僧侣修行状态的失望与不满。全词以议论为主,夹杂着对历代禅师言行的描述与评论,语言简练流畅,风格平易自然,富有幽默感。

上片写历代禅师修行之苦。“文武火煨杀人,千衲子恨难伸”,说的是五代时有位名叫无准和尚的人,他为了得到一个坐具,不惜让火焰烧掉自己的头发,甚至于要烧掉全身,但最终没有成功。这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出历代禅师修行之苦,形象地写出了禅师们为求取佛法真谛而做出的种种牺牲。接着,作者又写道:“五处主法,双径两新”,“内庭敷演,赐号超伦”,这两句分别描述了禅宗、华严宗等各大宗派的创立者和传法者的状况。他们都是一代宗师,但他们的修行状况并不令人称道。最后一句“自创正续梵苑,延纳云水高宾”则进一步指出了这些宗派的局限性。这些宗派的创立者虽然能够自创正续佛教,延纳高僧,但却不能摆脱世俗的影响,不能达到真正的清净境界。

下片则主要从反面来描写历代禅师的修行之苦。“将谓多少奇特,依前满面埃尘”,意思是说那些自称修行得道的人,其实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这里,作者使用了反语的写作手法来揭示禅宗中那些自命不凡者的真实面目。接下来,作者又写到:“依前满面埃尘”,这是对历代禅师修行状况的进一步揭示。他们虽然号称修到了很高的境界,但实际上却满头满脸都布满了灰尘。这一比喻既深刻地揭示了禅宗中自命不凡者的虚伪本质,也生动地描绘出了禅师们修行时的艰辛过程。整首词通过描写历代禅师的修行状况来抒发出作者对于僧侣修行状态的不满与失望之情。

此词的语言简练流畅,风格平易自然,富有幽默感。同时,它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充分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