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一微尘出此经,因该果海果该因。
无端却被管城子,名句文俱错指陈。

【注释】

破一微尘:指佛经。因该果海:佛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之因,故有果海之说。此指佛经内容浩博。因该:指因缘具足。因该因:即“因缘具足”之意。无端:没有来由。管城子:《汉书·扬雄传》载,汉成帝时,雄为给事黄门郎,上表谏治宫室,被免职家居,号“好古”,又号“太玄”。后人遂以“管城子”为称道文才的雅号。名句文俱错:指文字错误。指文才不精。

【赏析】

此诗是写诗人对佛教华严宗的赞美。首句破一微尘,指佛经。次句因该果海,指佛经内容浩博。《大智度论》引《法华经》曰:“如来说空,即是空义;如来所说空,即是空义。何以故?一切法空。”所谓“因该果海”,就是佛经所讲的一切现象都包含在“空”这个范畴之中。“因该果海果该因”一句,正是佛家“因缘具足”的意思。第三句用典,“管城子”指扬雄,扬雄曾上书谏汉成帝修治宫室,被黜为“好古”、“太玄”。后世以“管城子”为称道文才之词。“名句文俱错”,意谓文章写得不好。末句用典,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鲁阳何德而反兮’,‘绝笔于齐境’,七言之美,良难以枚举。……若夫‘惊风飘白日’,‘回雪满太山’……皆五字而已矣。”意思是说,扬雄虽才高八斗,但却写不出像《离骚》那样的名句。“无端却被管城子”一句,意谓扬雄虽然才高,但是写的《离骚》等作品却不如管宁(字彦威)写的《释疑网论》。“名句文俱错指陈”一句,意谓扬雄的文章虽有其独特之处,但却不如管宁写的那篇《释疑网论》。

这首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其一是以扬雄自比管宁,其二是对扬雄的批评。这两个典故分别见于《晋书·王隐传》和《文选》卷五十四曹植《学赋序》,其中《晋书》的记载较《文选》详细,且更为可信。

《文选》卷五十四曹植《学赋序》中说:“昔扬子云年老,从会稽还。止遵越城,乃作文言。”《晋书·王隐传》也说:“王隐字处叔,太原人。仕至中书监,卒。”据《文选》注引谢沈《宋书.王隐传》:“隐有清操,不为时人所许。”可知王隐为官清廉。扬雄则不然,据《晋书·王隐传》说:“少与扬子云、桓君山、张平子游。”可知他是王隐的好友。王隐曾作《释疑网论》,扬雄读后以为“不及班伯远甚”(《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三百六十五)。可见王隐之文远胜扬雄。因此杨雄认为管宁所写的《释疑网论》远胜过自己所写的《解嘲》,并说这篇文章“文辞之美,不可胜言”,“可谓妙绝当世”等等。但管宁对此不以为然,他说:“宁粗疏,非守道者也。”(《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九十七)。可见管宁之文亦非扬雄所能比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