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合时难,云林共掩关。
因秦生白发,为汉出青山。
不顾金章贵,终披白氅还。
如今明圣代,高躅更难攀。

【译文】

忠臣义士,在乱世中很难得到重用,就像那云林隐者一样,隐居山林,不问世事。

因为秦朝的暴政而满头白发,为了汉室江山而毅然出山辅佐。

他们不为荣华富贵所动,最终披上白氅回归故里。

如今明君圣主的时代已经到来,高风亮节更难再寻。

【注释】
四皓:指商山四皓,即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隐士。西汉初年避秦乱,四人隐居商山(今陕西商县东南)。高祖刘邦即位后访求隐士,欲招用之为官。这四位老人坚决推辞,不肯出仕。后人因称不愿出仕的隐士为四皓。
云林:指商山。
秦生: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字涉,号“涉儿”,又名“涉羽”。曾与张耳等起兵反秦,后来失败被杀。
白发:这里形容年老。
青山:指终南山。汉代长安城北有终南山,山上有玉泉院。终南进士多聚于此,以诗酒自娱。
金章:古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玉,用金制成。
白氅:白色长袍。古代隐士常用来表明自己清贫。
高躅:高洁的风范。躅,足迹。比喻人的行为举止。

【赏析】
《四皓吟》是一首咏叹四皓隐逸生活的诗。四皓指的是战国时楚国隐士中的四个人物,即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他们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隐士。此诗以赞颂他们的高风峻节为主,表达了作者对四皓们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平实,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高洁人格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