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瓶破晓汲清泠,石鼎移来坏砌烹。
万壑松风供一啜,自笼双袖水边行。
【注释】
破晓:天刚亮的时候。汲清泠:用瓦瓶取水煎茶。石鼎移来:将石鼎移来烹茶。万壑松风:指山间的松林发出阵阵清风。一啜:饮一口。双袖:袖子,代指双手。笼:笼罩、包围。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清晨到惠山上煎茶的情景。首句写汲泉煎茶,以“瓦瓶”“破晓”点明时日;次句写移石鼎于新泉旁,以“石鼎”“坏砌”点明地点;三句写煎茶时,以“松风”“一啜”“自笼”点明动作和环境。最后一句写煎茶完毕,诗人在松风中散步,以“万壑”写山高,以松风“供一啜”写山泉清冽。全诗意脉贯通,情景交融,生动地展现了一幅山间煎茶图,并蕴含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及闲适的情趣。
诗题中的“惠山”,即今天的江苏省无锡市的惠山东麓。据《无锡县志》卷二载:“惠山寺为吴越钱武肃王所建,唐刺史李洞有诗:‘惠山名动天下闻,僧寺钟声满郭村’。”惠山不仅风光秀美,而且泉水甘洌,是唐代著名的游览胜地。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其结构形式属于“起承转合”。起句先交代了时间(破晓)和地点(汲泉水),然后交代动作(移石鼎)。第二句承接上文的动作,继续描写煎茶的情景。第三句则由煎茶转入散步,表现了煎茶之后的心情舒畅。尾句又回到开头的煎茶动作。
此诗的妙处在于它没有采用传统的律诗形式。律诗讲究平仄和对仗,而本诗却打破了这个格式,读起来显得自然流畅,不拘泥于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