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古关情,流入渝江影倍清。
尘尽光生湖海客,归来还与月争明。

【注释】

鉴维那:鉴真和尚。维那:梵语Vina,意为“首领”或“教师”。这里指日本佛教的领袖、高僧。归蜀:回到中国,泛指回到故乡。

峨眉山月古关情:峨眉山是著名的风景区,唐代诗人杜甫有“峨眉山月半轮秋”之句。此句意指诗人对峨眉山的美景留连忘返。古关:古关塞,指四川一带的险要之地,这里泛指四川。

流入渝江影倍清:渝江,即大渡河,在今四川省乐山县东。这句意指峨眉山月映照在大渡河上,使得月光更加明亮清澈。

尘尽光生湖海客:尘尽,指尘埃落尽;光生,指光明重现。湖海客,泛指游子、流浪者。这句话意指诗人回到了故乡,看到家乡的美景,心中的忧愁一扫而空,重新获得了生活的信心和力量。

归来还与月争明:归来,指诗人回到故乡;与月争明,指诗人与明月相竞高下。这句话意指诗人回到故乡后,与家乡的明月相比,显得更加明亮和辉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诗作。诗人以“鉴维那”为题,表达了他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对峨眉山月、渝江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情感变化。

首句“峨眉山月古关情”,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行踪和心境。峨眉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秀美的山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诗人在这里看到了美丽的山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这里的“古关情”则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次句“流入渝江影倍清”,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渝江景色。渝江是大渡口的母亲河,其景色优美,水质清澈。诗人通过这一描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同时,“影倍清”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越来越浓烈。

第三句“尘尽光生湖海客”,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告白。诗人回到了故乡,看到了家乡的山水美景,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里的“尘尽光生”则意味着诗人心中的忧虑已经消散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希望和力量。

最后一句“归来还与月争明”,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回到故乡后,与家乡的明月相映成趣,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日子。这里的“与月争明”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不屈。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故乡山水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