觅诸方偈眼能乖,不把炊巾乱展开。
知得一峰天下秀,元从西竺国飞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

诗句释义:

  1. 觅诸方偈眼能乖:“寻访各地的佛经和偈语,但总是觉得它们不够完美。” 这里的“偈眼”指的是佛经中的智慧和启示,而“乖”则是不匹配、不完善的意思。
  2. 不把炊巾乱展开:“就像不随意地展开一张折叠的毛巾一样,保持其整齐与秩序。” 这里用“炊巾”比喻佛经,暗示了作者尊重和珍惜这些经文的态度。
  3. 知得一峰天下秀:“知道一座山峰的壮丽之美,它不仅自然美,而且充满了智慧和哲理。” 这句话表达了对山的赞美,同时也暗指佛教中强调的“觉悟”和“智慧”的理念。
  4. 元从西竺国飞来:“这种美丽和智慧,是从遥远的西方佛教圣地——印度(西竺)带来的。” 这一句既体现了对远方佛教圣地的向往和崇敬,也表明了佛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译文:

在寻找所有地方的书籍和经文,
却总觉得它们还不够完美。
不随意地展开折叠的佛经,
就像一张整洁的毛巾一样。
知道一座山峰的壮丽之美,
不仅是自然美,更是充满智慧和哲理。
这种美丽和智慧,
是从遥远的西方佛教圣地——印度带来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尊重。首句表达了诗人在探索各种佛教经典时,总能找到不足之处。第二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佛经的态度,即他并不随意展开或使用这些经文,而是像对待珍宝一样珍惜它们。第三句将山的美丽与智慧联系起来,表达了山的自然之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智慧。最后两句则转向了更广阔的视角,诗人认识到自己的理解还不足以完全领悟佛学的智慧,并表达了对远方佛教圣地——印度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佛学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