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通,千处万处绝罗笼。
青山常在,知识难逢。
威音王已前,犹是坐家致仕。
衲僧气宇如王,沩山笠子,志公拄杖。

【注释】:

一处通,千处万处绝罗笼。

  • 注释:
    “一处通”,意指一个地方(或一个事物)可以通透、无阻碍,即“一通百通”。
    “千处万处绝罗笼”,意指尽管有千万种方法(或方式),但仍然无法逃脱被束缚或限制的命运。这里的“罗笼”比喻为束缚或限制人们自由的东西。

青山常在,知识难逢。

  • 注释:
    “青山常在”,意指青山永远存在,不会消失或改变。
    “知识难逢”,意为遇到真正的知识或智慧是困难的,不容易碰到。这里的“知识”指的是正确的道理、智慧等。

威音王已前,犹是坐家致仕。

  • 注释:
    “威音王”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这里借指权力或地位。
    “坐家”在这里指的是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的人,也指那些习惯于安逸生活的人。
    “致仕”意为辞去官职,退休。

衲僧气宇如王,沩山笠子,志公拄杖。

  • 注释:
    “衲僧”指的是穿着和尚服的僧人。
    “气宇”指的是气质、风度或精神面貌。“王”在这里可能是指某种威严或尊贵的气质。
    “沩山笠子”指的是沩山禅师所戴的帽子,也用来比喻禅宗的修行者。
    “志公拄杖”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道具——禅杖,用来表示修行者的决心和坚定。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由、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束缚和权力的警惕和反抗。通过描绘一种理想的境界,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看似强大但实际上是束缚我们的事物和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