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至贵,无去无来。
体若虚空,迥绝安排。
【注释】
偈颂:梵语“gòngsòng”的译音,是佛教中的一种韵文文体。偈颂通常用散文写成,但有押韵的。这里指《大般若经》中的一首偈颂。一百六十九首:这是佛经中的一部分,共一百六十九首。其一百五十三:指第一百五十三首,即《大般若经》。
至尊至贵:最尊贵的。
无去无来:没有来也没有去的意思。
体若虚空:本体就像虚空一样。
迥绝安排:远远超出常规的安排和布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诗。颂诗是对某些事物或人物的赞美之词。此诗颂赞的是至尊至贵、无去无来的佛陀,颂扬了其崇高的地位和非凡的精神境界。
诗的第一句“至尊至贵”,直接点明了颂赞的对象——佛陀。至尊,表示佛陀的地位崇高至极;至贵,则说明其价值无与伦比。第二句“无去无来”,进一步强调了佛陀的神秘性。佛陀既没有过去,也不会在未来产生或消失,这既是对佛陀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高度赞扬。第三句“体若虚空”,是对佛陀本体的描绘。虚空,象征着虚无、超脱,而佛陀的本体,正是如此。第四句“迥绝安排”,则是对佛陀行为的描述。佛陀的行为,超越了常规的安排和布置,达到了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以颂赞的语气,表达了诗人对佛陀崇高地位和非凡精神的敬仰之情。通过对佛陀“至尊至贵”、“无去无来”、“体若虚空”、“迥绝安排”等特征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佛陀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使读者对佛陀产生深深的敬意和向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