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沉向秋暮,切切声相续。
夜静草堂深,闲床照孤烛。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能力。此类题考核评价学生运用诗句的能力,要求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出该诗句的主要内容。解答时可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分析,注意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语来理解诗意。“沉沉向秋暮”的意思是:渐渐地向深秋傍晚时分靠拢;“切切声相续”的意思是:阵阵蟋蟀叫声接连不断,形容蟋蟀鸣叫声音凄惨悲切、连绵不绝的样子。“夜静草堂深”的意思是:夜静更深了,草堂里一片寂静;“闲床照孤烛”的意思是:闲散的卧房中只有一支孤单的蜡烛,诗人孤独地坐在灯下吟咏。全诗描写了一个秋天夜晚,一位诗人孤独地吟咏,而四周又显得那么安静。
【答案】
译文:
渐渐地向深秋傍晚时分靠拢,阵阵蟋蟀的叫声接连不断,在寂静的草堂深处响起。夜已经很深了,闲散的卧房门前只有一支孤单的蜡烛,诗人孤独地坐在灯下吟咏。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小诗,写的是作者深夜独坐草堂,听着秋虫声声入耳的情景。开头二句,写秋虫的声音。“向秋暮”、“切切声”,点明时间,突出特点。“向”字有“渐渐”的意思,写出秋虫声音由远到近的变化。“切切”二字,用得极妙。“切切声”三字重叠,既写出了蟋蟀叫声的凄清、哀婉,又渲染了一种幽静的气氛。“相续”二字,写出秋虫声音的连绵不断。“夜静草堂深”,是写周围环境。“草堂深”,“草堂”指作者的书房,说明他独自在书房里。“夜静”,是写时间,更显出蟋蟀叫声的悠长和深沉。“闲床”,表明主人此刻的心情,也烘托出环境的氛围。“孤烛”,也是写周围环境的,表明室内没有其他人。这四句,通过写蟋蟀叫声、环境气氛等细节,把一个寂静的夜晚和寂寞凄凉的环境渲染出来。
最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向秋暮”,与前面两句呼应,进一步点出时间的推移。“切切声”与前面的“沉沉向秋暮”相呼应,进一步写出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幽静。“孤烛”和前面的“夜静”、“草堂深”相呼应,进一步写出环境的幽静、寂寞。这两句诗表现的是作者的心境。
这首诗写诗人在秋日的晚上,听到蟋蟀声声入耳,感到心情忧郁、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