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台畔树含秋,蝉噪西风雨乍收。
闲笑闲吟忽归去,月明何处宿孤舟。
【注释】
姑苏台: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是吴王夫差的宫苑。
蝉噪:指蝉鸣声。
“闲”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妙,它既表示作者自己对僧徒的随意、轻松的态度,又暗示出诗人对这位僧人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生活情趣的羡慕。
归:归去,回去。
宿:住宿。
孤舟:独舟。
【译文】
姑苏台上的树含着秋天的色彩,西风刚刚过去,一阵蝉鸣响起。我悠闲地笑着,闲适地吟咏,忽然间,你匆匆离去了,不知道月色下你的孤舟将寄宿在哪里?
赏析:
这首诗是写送别之情,但写得极为含蓄委婉,不着痕迹。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起句写景,对偶工整,意境优美;后两句写情,自然流畅,情真意切。全诗构思巧妙、语言清新明快,有民歌风味。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转写景,尾联写情。
诗以“姑苏台畔”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秋风吹动树梢,树叶萧瑟,西风乍起,蝉声渐歇的深秋景色,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姑苏台畔”,点明了送别的地点。“树含秋”,既是写实,也是象征,象征着人生的迟暮和无常。“闲笑闲吟忽归去”,表现了诗人送别时的轻松与从容。“月明何处宿孤舟”,则表现出诗人对于离别之后的孤独与寂寥的深深忧虑,也表达了他对行者的深情关切,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内心的矛盾与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