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然谁作去留心,月下沧波风过林。
相别相逢定何所,明明向道只如今。

【注释】

①宣和甲辰:指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1118—1125年。开十日:指农历七月十有一日。②束衣:整理好衣服。随:顺从。③锦官:即成都,四川的别称。④禅人:指张祜。⑤合掌请语:两手合在一起恭敬地请教话。⑥三绝:指《早发白帝城》《夜泊牛渚怀古》和《送元二使安西》。⑦沧波:沧浪的水。⑧向道:遵循道义。⑨只如今:如今。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宣和三年(1119)秋天游蜀时所作。当时诗人正在去成都的途中,经过巫山,便写下这首五言古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之心。

“恬然谁作去留心”,意思是说:恬静闲适是谁做的?我留心观察,发现它如此宁静安详。这四句是说自己对恬然闲适境界的观察与体会,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向往之情。

“月下沧波风过林”,意思是说:月光照耀下,沧浪水波随风飘荡,掠过树林。这四句是写景,表现了诗人观照自然时的所见所感,写出了诗人对月、风、水、树等景物的细致观察与感受,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赞美自然之美的情怀。

“相别相逢定何所,明明向道只如今”,意思是说:我们相聚又分离,不知道将去何处?然而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美好的时代。这几句是对前两句的总结和升华,表现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天道、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全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月下沧浪水波、风过树林等景物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人生观念。诗人善于观察和体味自然之美,善于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