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门通彻长安道,信手拈来还恰好。
脚跟踏著赵州关,丈六金身一茎草。
我初相会个中人,法法圆通见怀抱。
杖屦追随来道场,不学痴禅事关扫。
青山白云一径通,行行鸟道谁寻讨。
宝峰师是马馰儿,相得而今恨不早。
吸尽西江居士庞,唤回竖指俱胝老。
泥牛力耕空劫春,木人捧出形山宝。
罢捋虎须归去来,荆棘林中任起倒,午日丽天光杲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门门通彻长安道,信手拈来还恰好。
“门门”指代的是佛教中的法门,这里表示修行的道路非常之多、复杂。“长安道”则是指通往佛教圣境(如印度)的道路,意喻修行之路漫长而充满挑战。“信手拈来”意为随手可得,形容修行者可以轻松地获得佛法的智慧。
脚跟踏著赵州关,丈六金身一茎草。
“脚跟踏著赵州关”指的是赵州从谂禅师的禅法,他常说“见路不走即是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丈六金身”则是形容赵州禅师的形象高大如金身一般,象征着他的法相庄严。“一茎草”则比喻禅宗的法门如同草一样平凡无奇,但却蕴含着深刻的真理。
我初相会个中人,法法圆通见怀抱。
“个中人”指的是理解并领悟了佛法的人。“法法圆通”则是指佛法无所不包,圆通无碍。“见怀抱”意味着通过修行,人们可以发现自己内心的宝藏。
杖屦追随来道场,不学痴禅事关扫。
“杖屦”指的是拄杖和鞋子,是出家人的行头。“道场”是修行的地方。这里的“不学痴禅事关扫”是指修行不是为了表面的修行为,而是要深入内心进行修炼。
青山白云一径通,行行鸟道谁寻讨。
“青山白云”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色。“一径通”暗示修行的道路虽然曲折但始终向前。“行行鸟道谁寻讨”则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的道路上,无需他人指点,只需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行。
宝峰师是马馰儿,相得而今恨不早。
“马馰儿”是对宝峰禅师的敬称。“相得”表示两人之间有很深的理解与默契。“恨不早”则表达了对能够更早相遇的遗憾。
吸尽西江居士庞,唤回竖指俱胝老。
“吸尽西江居士庞”指的是吸取了居士们的智慧。“唤回竖指俱胝老”则是指唤起了古代大德们的教诲。这里的“俱胝老”是指古代的大德们,他们的教导就像俱胝那样深厚。
泥牛力耕空劫春,木人捧出形山宝。
“泥牛力耕”用来形容辛勤劳作,就像泥土上的牛耕作一样艰难。“木人捧出形山宝”则是比喻将内心的宝藏呈现出来,就像木人捧出的珍宝一样珍贵。
罢捋虎须归去来,荆棘林中任起倒,午日丽天光杲杲。
“罢捋虎须归去来”意味着放下手中的权力或责任,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荆棘林中任起倒”则是指在困境中,要勇敢地面对,不逃避困难。“午日丽天光杲杲”则是形容天气晴朗,阳光照耀大地的景象,寓意着光明正大,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