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谁传无尽灯,黄梅席上许卢能。
虚明自照非心力,分付丛林了事僧。

半夜谁传无尽灯

黄梅席上许卢能

虚明自照非心力,分付丛林了事僧

【注释】
半夜:深夜时分。
谁传:谁传递。
无尽灯:无穷无尽的佛光普照。
许卢能:许卢,即卢能,这里指僧人。
虚明:光明明亮。
分付:交付、委托。
丛林:佛教用语,指丛林寺院。
了事:解决事情。

【赏析】
这首诗以“无尽灯”和“许卢能”为线索,通过描写深夜中传递无尽之灯的场景,以及许卢能的禅理领悟,表达了禅宗追求心灵觉悟、超越外物的哲学思想。

首句“半夜谁传无尽灯”,描绘了一幅夜深人静时,一盏明灯在月光下闪烁的宁静景象。这盏灯象征着智慧与启示,它的传递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移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传承和启迪。

第二句“黄梅席上许卢能”,则进一步展开了这一主题。黄梅时节常常与禅意相连,此处“黄梅席”可能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场所或场合,而“许卢能”则是在这种环境中悟道的僧人。这里的“许卢”可能是某个具有高深佛法修为的人物,他在这一特定时刻得到了内心的觉醒或顿悟。

接下来的两句“虚实之间自照明非心力,分付丛林了事僧”,深刻地揭示了禅宗的核心教义——心无挂碍,顺其自然。诗人通过对“虚明”与“实照”的对比,强调了内心清明、超脱物外的境界。这种境界并非通过外在的努力可以达到,而是内心深处自然流露出的智慧与光芒。同时,“分付丛林了事僧”也暗示了一种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即不必过于执着于世俗的纷扰,只需将这份清净之心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这首诗通过对“无尽灯”和“许卢能”的形象描绘,展现了禅宗对内心世界和宇宙真理的独特理解。它不仅是对禅修者修行过程的记录,更是对一种生活哲学的传达。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禅宗文化中那份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推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