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一脔肉,口唇两片皮。
其间无固必,分外莫猜疑。
赵州古佛,云门圣师,历历机头不挂丝。
自然桃李成蹊去,那是春风作意吹。

诗句

舌头一脔肉,口唇两片皮。
其间无固必,分外莫猜疑。
赵州古佛,云门圣师,历历机头不挂丝。
自然桃李成蹊去,那是春风作意吹。

译文

舌头就像一块肉,嘴唇就像两层皮。
它们没有固定的边界,不要轻易怀疑。
赵州的古佛,云门的圣人,一切都在微妙之中。
自然的风化使桃树和李树成为道路,那是春风的巧妙安排。

注释

  1. 舌头:这里指的是人的嘴部器官之一,特指上颚部分,常被用来比喻某种东西或概念的核心部分。
  2. 一脔肉:古代汉语中“脔”指切下的肉块,这里比喻舌头的某一部分。
  3. 口唇:通常指人的上下嘴唇,这里比喻说话、表达时所用的工具或途径。
  4. 其间无固必:意味着这些部分虽然构成整体的一部分,但不是固定不变的,随时都可能改变。
  5. 分外莫猜疑:不要过分怀疑或猜忌,保持信任和开放的心态。
  6. 赵州古佛:指的是禅宗大师赵州从谂(778-897),他的教学风格以简洁明了著称,强调直指人心,不立文字。
  7. 云门圣师:指的是唐代僧人云门文偃(730-835),他提倡“即心即佛”,强调内心的觉悟,反对外在的仪式和形式。
  8. 历历机头不挂丝:形容事物之间微妙的联系,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没有多余的线头。
  9. 自然桃李成蹊去:用桃花李花开满小道的景象来形容自然现象,暗示着自然而然的变化和生长。
  10. 那是春风作意吹:春风是自然界中的温暖和生机的象征,这里的“作意吹”表示有意为之,强调了春风的引导作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与内在联系的理解。首先,将人的舌头和嘴唇比喻为肉和皮,强调了事物的相对性与变化性,鼓励人们接受并理解事物的本质而非固守表面。其次,通过对赵州古佛和云门圣师的描述,展示了禅宗教学中强调直觉和直接领悟的特点。最后,通过春天桃花李花开满小道的景象,寓意着万物生长的自然过程,强调了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整首诗既有深刻的哲学意味,又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作者对生活、自然和修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