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开青山横屋头,雨住流水涨门底。
南无家家观世音,回避不及鼻相抵。
非唯鼻相抵,亦乃同见同闻,同嗅同舐,同身同意,同得同智。
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注释】
云开青山横屋头,雨住流水涨门底。
南无家家观世音,回避不及鼻相抵。
非唯鼻相抵,亦乃同见同闻,同嗅同舐,同身同意,同得同智。
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赏析】
此诗描绘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以及众生对她的仰慕之情。
第一句:“云开青山横屋头,雨住流水涨门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天空中的乌云被风驱散,露出了青山的轮廓;雨水也停歇了,门前的河水水位上升。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观音菩萨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化解了世间的灾难和苦难,让众生得以安宁。同时,她也用自己的慈悲之心,感化众生,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句:“南无家家观世音,回避不及鼻相抵。”这句诗表达了众生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之情。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为怀、救苦救难的化身,她以无边的智慧和神通,帮助众生脱离苦海,达到涅槃的境地。众生们为了表达对观音菩萨的感激和敬仰之情,纷纷念诵“南无观世音”。这句诗也揭示了观音菩萨慈悲为怀的本质特征。观音菩萨不仅关注眼前的利益,更注重长远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她用自己的慈悲之心,为众生指引了一条通往解脱的道路。
第三句:“非唯鼻相抵,亦乃同见同闻,同嗅同舐,同身同意,同得同智。”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观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在观音菩萨的世界里,众生们可以感受到她的同在和共鸣。无论是听觉、嗅觉、触觉还是身体感受,观音菩萨都能给予众生同样的体验。这种同在的体验使众生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找到力量和勇气,继续前行。同时,观音菩萨的智慧也让众生们明白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
最后一句:“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这句话总结了整个诗歌的主题。观音菩萨以其慈悲与智慧,使得众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从而走向圆满和解脱。同时,她也为世界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这句诗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希望众生能够通过观音菩萨的帮助,实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同时也为世界带来和谐与繁荣。
整首诗歌通过对观音菩萨的描绘和赞颂,表达了作者对慈悲与智慧的崇敬和向往。它不仅展现了观音菩萨的形象和魅力,也传递了佛教的核心价值观——慈悲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