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事潜通兴化门,用时斤斧莫成痕。
全机超出轮回际,一句拔除生死根。
凉吹洗磨烦袂暑,素蟾排逐夜台昏。
鹅王引饮唯醇味,水乳斯分不我浑。
【注释】
初禅人:指修行者。持钵求颂:持钵乞食,以求佛经的诵读。
佛事:佛教仪式。潜通:暗中沟通,暗中联系。兴化门:佛教中“三界十方”之一,又称“华藏世界”,是佛祖教化众生的地方。
全机:指整个宇宙。超出轮回际:超越生死循环。
一句拔除生死根:即“一念超生”。
凉风:微凉的风。洗磨烦袂暑:清凉的风使烦恼消散。
素蟾:月亮,古人以“蟾”代月。排逐夜台昏:驱逐黑夜。
鹅王引饮唯醇味:传说中大鹏鸟有美味之肉,只有它才能吃到。水乳斯分不我浑:指佛性与世俗的区别,佛性清澈如水,而世俗浑浊不清。
【赏析】
这首诗写一位出家人在深山修道,在清凉的夜晚,他独自坐禅,诵经吟诗,以解闷消愁,抒发了他对人生、宇宙的哲理认识和对宗教生活的热爱,表现了他淡泊明志、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
首句“佛事潜通兴化门”,说明这位僧人在深山修道,他虽然身处偏僻荒远之地,但却与佛事相通;他用功勤苦,日夜参悟佛经,心无杂念,一心向佛。
次句“用时斤斧莫成痕”,说明这位僧人修道刻苦,但并没有因此就产生什么名利之心。他用功时就像砍伐山林一样,斧刃虽锐利,但砍削的痕迹却很小。这里用一个“莫”字表明他的心地纯洁,没有一点私心杂念。
第三句“全机超出轮回际”,说明这位僧人已经达到了出世的境界,他的心灵超越了世间一切事物,不受任何外界干扰。这里的“全机”一词,出自佛教经典中的“般若波罗蜜多”,意思是“彻见真谛”。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死轮回的超脱和对佛法的领悟。
第四句“一句拔除生死根”,“一句”在这里是指佛家所说的“一语”或“一句话”。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要一句话(佛经的诵读),就能将生死的根本消除。这是佛家修行的一种境界,也是诗人自己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领悟。
第五句“凉风吹洗磨烦袂暑”,描绘了一种清凉宁静的场景。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洗磨”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清凉的风吹拂着禅师的衣袖,使他忘却了烦恼和炎热。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和追求。
第六句“素蟾排逐夜台昏”,诗人借用了古代神话中的大鹏鸟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素蟾”指的是月亮,而“夜台”则是指夜晚的天空。诗人用“排逐”来形容大鹏鸟赶走夜空中黑暗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一句“鹅王引饮唯醇味”,则是引用了一个传说中的故事。传说中有一只鹅王,它拥有美味之肉,只有它才能吃到。诗人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于真理的追求和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佛教修行的一种理解,即只有通过不断地修炼和领悟才能获得真正的美味和幸福。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佛教修行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