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能碓下米无舂,一出相烦作变通。
阵阵香风看稻熟,番番时雨见年丰。
手携拍板傅大士,杖挂剪刀梁志公。
妙应群机真绝待,秋清河淡月行空。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其内容表达了诗人对于禅理的理解和生活态度。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老能碓下米无舂,一出相烦作变通。
- 注释:在年迈之时,仍能轻松地舂米而不使用舂具,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智慧和从容的态度。”碓”是一种古代用来舂米的石器,通常需要人用手或工具来推动。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即使在晚年依然保持着勤劳和智慧的品质,不依赖外在的工具也能轻松完成日常琐事,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超脱。
第二句:阵阵香风看稻熟,番番时雨见年丰。
- 注释:阵阵的花香预示着成熟的稻谷,而频繁的雨水滋润着大地,象征着丰收的景象。”番番”在这里指的是频繁的意思。
- 赏析:此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农事的关心以及丰收的喜悦,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农业社会价值的认识。
第三、四句:手携拍板傅大士,杖挂剪刀梁志公。
- 注释:手持拍板模仿大士(即佛教的菩萨)的形象,而拄着的拐杖挂着剪刀,则像是梁志公(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和尚),这两句描述了诗人在生活中与佛道人物交往的情景。
- 赏析:通过这些动作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行为举止,也间接表达了他对禅宗修行和佛教教义的认同。
第五、六句:妙应群机真绝待,秋清河淡月行空。
- 注释:“妙应”意味着应对各种情况的智慧,而“秋清河淡月行空”描绘了一种宁静而高远的意境,月亮如水般清澈透明,在夜空中自由飘荡。
- 赏析:这一部分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然的境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澄明。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理念的理解和生活哲学的追求。它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述,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