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瘦颊凸,眉棱眼深。
默亡所住,妙在而今。
鳞潜寒水,鹤梦月林。
应声应色分身也,拍手家家观世音。
【注释】
- 禅人写真:指画家李公麟画的《维摩诘像》。维摩诘,即维摩诘居士,为古印度僧人。李公麟根据其形象,以水墨画技法绘制了一幅《维摩诘像》。
- 面瘦颊凸、眉棱眼深:形容人物的面容瘦削而颧骨高凸,双眉如剑,眼睛深邃有神。
- 默亡所住:意谓在无声无息中,他已超脱尘世,与万物融为一体。
- 妙在而今:指画中人物的神态和气质,已经超越了世间一切,达到了一种超凡的境界。
- 鳞潜寒水、鹤梦月林:描绘了画中的水鸟与月下的树林,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
- 应声应色分身也,拍手家家观世音:意谓这幅画作仿佛是观世音菩萨降临人间,通过声音和色彩传达出慈悲和智慧的讯息,让人们感受到佛家的教诲。
【赏析】
这是一首对《维摩诘像》的赞誉之作。诗人通过对画中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领悟。
诗人以“面瘦颊凸,眉棱眼深”来形容画中人物的容貌,这种描述虽然有些夸张,但却能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威严和神秘。接着,诗人又以“默亡所住,妙在而今”来表达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关注。这里的“默亡所住”可以理解为超脱尘世,而“妙在而今”则是指这种超脱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
诗人以“鳞潜寒水、鹤梦月林”来描绘画中的场景,这些场景都给人一种静谧、幽远的感觉,仿佛是在告诉我们,超脱尘世的生活并非只是一种幻想,而是可以通过艺术来表达和实现的。
诗人以“应声应色分身也,拍手家家观世音”来总结整首诗的主题。这里的“应声应色分身也”可以理解为画中的人物仿佛具有了生命,可以与观众产生互动;而“拍手家家观世音”则是指这幅画作能够传达出佛教的教义,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能感受到佛性的熏陶。
这首诗通过对《维摩诘像》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领悟。同时,这首诗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艺术的视角,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生活中的美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