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贫自惭,面孔恶人嫌。
点漆之眼有角,截筒之鼻无尖。
颠毛寒覆雪,项瘿暗消盐。
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呵佛骂祖兮诳吓闾阎。

【注释】

①禅人:禅宗僧人。求赞:求取赞语,表示自己修行有道。②家风:家庭风气。贫自惭:家境贫寒而感到惭愧。③面孔:面容。恶人嫌:指面目丑陋,令人厌恶。④点漆之眼:用漆点过眼睛。有角:即“有角”的“有”。截筒之鼻:指鼻子像截去一部分的筒一样。无尖:即“无尖”的“无”。⑤颠毛:指头发。覆雪:像积雪一样的覆盖。⑥瘿:脖子肿大的疾病,俗称“大脖颈”。⑦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说深奥的道理(谈论玄理)时迟钝口齿不清。呵佛骂祖:咒骂佛教、道教的创始人如佛祖、老子等。⑧诳吓:欺骗吓唬。闾阎(lǘ yán):里巷,民间。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禅宗寺庙中看到一位写真僧后,为其画像所作的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简炼的笔触,描绘出写真僧的形象,并对其性格、品行进行了一番评论。全诗八句,每句四字,一韵到底。前两句描写写真僧的长相,“贫”、“恶”和“点漆之眼”等,均属客观事实。第三、四句写其外貌特征,“截筒之鼻”和“颠毛覆雪”,也是具体形象,生动逼真。第五、六句对写真僧的行为进行评论,认为他既不懂佛法道理,也不懂人情世故;既不会向善,也不会欺世盗名。末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看法。

此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首先它不拘泥于律绝格式,而是自由活泼的七言古体诗,这种形式更利于表情达意,更符合诗歌的审美习惯。其次,此诗语言平易通俗,明白如话,没有雕琢的痕迹,没有艰涩难懂的地方。再次,此诗善于运用夸张手法和拟人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例如,“点漆之眼有角”,“截筒之鼻无尖”(都是用夸张手法);“说妙谈玄兮迟钝口觜”,“呵佛骂祖兮诳吓闾阎”(则是用拟人手法),把写真僧的相貌和行为表现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此诗在风格上,继承了唐代诗人贾岛“推敲”诗风的特点。贾岛一生作诗甚多,但流传下来的不多,据说只有五六十首。他的诗大多为五言绝句,如《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四句诗,音节整齐,意境清新,颇得后人称道。此诗正是模仿了贾岛的这一艺术特色,在结构上也与贾岛的一些七律相似。因此,有人把它看作是贾诗的变体,甚至有人说它是贾岛的作品。不过,这首诗并不是贾岛的原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