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而觉,全真绝学。
海口自吞,驷舌须缩。
圜混有光兮老蚌之胎,空同无物兮枯龟之壳。
个事而穷通,作家不啐啄。
语出科模,用无棱角。
丛林笑相看面也萎萎羸羸,三棒打不回头也龌龌龊龊。
【注释】
冥冥:幽深,昏暗不明。
全真:指道家的修炼成仙。绝学:指道家的无为自然。
海口自吞:指大肚能容。
驷舌须缩:比喻人说话谨慎,不轻易开口。
圜混:圆融浑一。有光:有光泽。老蚌之胎:比喻有才能或本领的人。枯龟之壳:比喻无能或没有本事的人。
个事:个人的命运或事情。穷通:指顺利和困难。作家:指从事某项事业的人。
语出科模:指言论出自儒家经典的规范。用:运用。无棱角:没有锋芒。
丛林:佛门,佛教徒的团体、寺院等地方。笑相看面:指对某人的态度。萎萎羸羸:形容身体瘦弱。三棒打不回头:形容某人意志坚强,不怕打击。龌龌龊龊:形容人态度卑下,行为低俗。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和尚的形象,通过其外貌和行为来表现他的道行。从表面上看,这个和尚似乎很谦虚,但实际上他的内心却是非常骄傲和自负。他认为自己有天赋,有能力成为一位伟大的修行者。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反而更加努力地修炼自己的道行,希望有一天能够真正地达到道家的最高境界。
诗中的“冥冥而觉,全真绝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和尚道行的赞美之情。他认为这个人虽然外表看起来并不显眼,但是内心却充满了智慧和力量。这种智慧和力量来源于他对道家修炼的理解和实践,使他能够超越一般人的境界。
诗中的“海口自吞,驷舌须缩”两句,描绘了这位和尚的性格特点。他认为自己的胸怀宽广,能够包容一切;而且他说话谨慎,不会轻易得罪人。这种性格使他在佛门中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
诗中的“圜混有光兮老蚌之胎,空同无物兮枯龟之壳”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和尚的道行和修为。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真正的修行者,就必须要有一颗纯洁的心,不受世俗的影响;而且他还认为只有像老蚌一样拥有坚韧的毅力,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只有像枯龟一样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最终达到道的最高境界。
诗中的“个事而穷通,作家不啐啄”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和尚的看法。他认为这个人虽然在表面上表现得非常谦逊,但是在内心深处却有着一种傲慢的态度。他认为这种人只关心自己的事情,而不关心他人;只享受成功的喜悦,而不承担失败的痛苦。因此,他建议人们应该以这位和尚为鉴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