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之雪兮发毛衰白,大壑之秋兮眼棱寒碧。
水云肝胆兮佛世之灯,丛林事业兮祖宗之脉。
龙梭锦机,金刀玉尺。
诸尘三昧兮还我自由,二仪万像兮与宅平出。

【注释】

禅人:僧人。化主:僧团中的主持,即长老。写真求赞:请人作画,并题词赞美。二百四十七:指《禅林宝藏》中第二十一卷的“二四七”。

发毛衰白:形容头发全白了。大壑:深谷。秋:秋天。眼棱寒碧:眼睛像冷青色一样。肝胆:比喻佛性。世之灯:世间的明灯。丛林事业:丛林中的事业。祖宗之脉:祖先的血脉。龙梭锦机:织有云纹的锦绣织布机。金刀玉尺:指绘画用的刀具和尺子。诸尘三昧:一切烦恼的境界都已超越。还我自由:使我恢复自由。二仪万像:天上、地下的一切景象。宅平出:在人间居住。

【赏析】

此篇为僧圆照的禅诗。诗前有小序云:“远山之雪兮发毛衰白,大壑之秋兮眼棱寒碧。水云肝胆兮佛世之灯,丛林事业兮祖宗之脉。龙梭锦机,金刀玉尺。诸尘三昧兮还我自由,二仪万像兮与宅平出。”从小序看,此诗是应某寺请为该寺长老作的一幅肖像画所写的颂词。

上片第一句说远山上的雪花,使人感到毛发都快要掉完了,而秋天的大峡谷里则显得一片清寒碧蓝。这里用拟人手法,以远山之雪发毛衰白,来说明自己年事已高;以大壑之秋眼棱寒碧,来表明自己的心志高洁。

第二句说自己的心如佛性,如同佛世之灯;自己所做的工作如同丛林中的事业,都是祖宗的血脉所传下来的。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年老,但心如佛性,精神依然不衰,仍然为僧团的事业尽心竭力。

第三句说像龙梭般细密的锦机,用金刀玉尺精心地绘制的佛像,真是妙不可言啊!这里的“诸尘三昧”指的是一切烦恼的境界都已超越了,“二仪万像”是指天、地、人三界的万千景象。“还我自由”一句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表示自己已经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最后一句说天人共居,佛性遍满宇宙,万物与我同在。这是诗人对于佛理的一种领悟,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感悟。

下片开始两句说水云般的佛性,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教诲;丛林的事业,就是先人的血脉所传承下来的传统。这两句是说佛性的教义和丛林的事业都是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光大的。接下来的两句说龙梭锦机织出的锦缎,是用金刀玉尺精心制作的,而这幅肖像画则是由我亲自描绘而成的。这里用龙梭锦机和金刀玉尺来比喻这幅画的精美绝伦,也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

最后两句是对这幅画的赞叹和期望。诗人希望这幅画能将佛性的光芒普照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生命都能获得解脱和自由。同时,诗人也希望这幅画能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让他们继承和发展佛教的传统,将佛法的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