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之形,月皎河横。
地与之仪,山高水低。
华灯连有据,桃李默成蹊。
十方三世混不得,万像森罗类莫齐。
【诗句】
天与之形,月皎河横。
地与之仪,山高水低。
华灯连有据,桃李默成蹊。
十方三世混不得,万像森罗类莫齐。
【译文】
上天赋予他形体,月亮明亮河水宽阔。大地赋予他的仪态,山峰高峻水流低缓。华丽的灯火连成一排,桃花、李花静静地长满小径。十方三世都混为一体,万象森罗难以比拟。
【赏析】
首句“天与之形,月皎河横。”描绘了诗人天生丽质、才华横溢的形象,以及明亮的月光和宽阔的河面。这里的“天与其形”,意味着诗人的天赋与气质,如同天上的明月和宽广的河流。而“月皎河横”则是对这种天赋的具体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清纯无暇和超凡脱俗。
第二句“地与之仪,山高水低。”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卓越品质和非凡成就。这里的“地与其仪”,指的是大地给予诗人的坚实基础和深厚底蕴。而“山高水低”则寓意着诗人在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的“华灯连有据,桃李默成蹊。”两句,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来赞美诗人的才艺和成就。“华灯连有据”是指诗人创作的作品如同华美的灯笼一样璀璨夺目;而“桃李默成蹊”则比喻诗人的作品深受人们喜爱,如同桃花盛开、李花飘香,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这两句诗不仅赞美了诗人的艺术成就,也表达了诗人作品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最后两句“十方三世混不得,万像森罗类莫齐。”则是对诗人的整体形象和才华的高度概括。“十方三世混不得”意味着诗人在众多领域都有着出色的表现,无论是佛教的三界(色界、声界、想界),还是世俗世界,他都游刃有余、出神入化。“万像森罗类莫齐”则形容诗人的创作成果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这两句诗既展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又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崇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