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在容,智不到宗。
待云雷而陶壁梭蛰,授衣钵而卢老逃舂。
犀通半夜月,鹤梦千年松。
白发苍颜跛挈公,时人相笑老龙钟。

【注释】

事不在容:事不在容貌。容,指人的仪表、举止。智不到宗:聪明才智达不到禅宗的真谛。陶壁梭蛰:陶器受热而膨胀,梭木受冷而收缩。比喻禅理高深莫测。授衣钵而卢老逃舂:传授衣钵给卢老,自己却逃避农作。卢老是汉末著名道人,以隐逸著称。卢老家中只有一老妪,终日舂米。

犀通半夜月:犀牛角在夜里能够发光。鹤梦千年松:鹤梦见了千年不落叶的松树。

跛挈公:形容年老体衰。跛,指腿脚不便或行走困难。挈,携带。公,指老年人。

【赏析】

本诗是一首题画诗,写画赞。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韵律整齐,对仗工整,用典贴切自然,富有诗意。

首二句“事不在容,智不到宗”,意思是说,事情不是凭外表来判定的,而是要看内在的真实情况;智慧也不是靠外表的装腔作势来判断的,而是要看内在的真实情况。这是禅宗思想,也是作者对于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批判。

三、四两句“等云雷而陶壁梭蛰,授衣钵而卢老逃舂”,意思是说,等待云雷的到来去改变陶器的外形,就像传授衣钵给卢老一样让他逃避劳动。这里的“云雷”是指禅宗所说的“顿悟”,“陶壁梭蛰”是指禅宗所说的“顿悟”。“授衣钵而卢老逃舂”是指传授衣钵给卢老让他逃避劳动。这里的“卢老”是指汉末名士卢植。卢植隐居于山林之中,过着清贫的生活,他曾经拒绝曹操的征召,最后被害。卢植的一生就是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体现,他的这种生活态度正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

五、六句“犀通半夜月,鹤梦千年松”,意思是说,犀牛角能在半夜发光,鹤能在千年不落叶的松树上做梦。这里的“夜”和“秋”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语,“通”是“透”的意思。“犀通半夜月”,意思是说犀角能穿透黑夜看到月亮。“鹤梦千年松”,意思是说鹤能在千年不落叶的松树上做梦。这里的“秋”表示时间,“松”表示地点。“犀通半夜月”是指犀角能够在黑暗中发光,这象征着光明和真理。“鹤梦千年松”则是指鹤能够在千年不落叶的松树上做梦,这象征着长生不老和永恒不变。

最后两句“白发苍颜跛挈公,时人相笑老龙钟”,意思是说,头发已经白了,面容也变得苍老了,腿脚不方便只能拖着拐杖走路。这里的“白发苍颜”是指人的衰老状态,“跛挈公”是指老人的形象。“时人相笑老龙钟”是指当时的人们嘲笑这位老人像龙钟一般,即形容他行动迟缓,行动不便。这里的“时人相笑”指的是当时的人们对他的嘲笑。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老翁形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作者通过写画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