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承次第,皮肉骨髓。
形分古佛家,气出阿祖鼻。
一根源既还,三昧尘全起。
坦坦荡荡平等心,炜炜煌煌自然智。
注释:
相承次第,皮肉骨髓。
形分古佛家,气出阿祖鼻。
一根源既还,三昧尘全起。
坦坦荡荡平等心,炜炜煌煌自然智。
赏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他以禅宗为题材,创作了一首赞颂禅僧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禅僧的外在形象和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相承次第,皮肉骨髓”。这里指的是禅僧的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佛教教义的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和程序。在佛教中,身体是灵魂的容器,修行者通过修炼身心来达到解脱的境界。
“形分古佛家,气出阿祖鼻”。这里的“形”指的是形体,“气”指的是气息或精神。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禅僧们的外在形态与古老的佛家弟子相似,他们的气质也与阿祖(指佛陀的后代)相似。在佛教中,阿祖是指佛陀的直系后代,他们继承了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第三句,“一根源既还,三昧尘全起”。这里的“一根源”指的是禅宗的根本原理,即“无我”的觉悟。“三昧”则是指禅定的状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禅僧们已经找到了自己的根源,也就是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第四句,“坦坦荡荡平等心,炜炜煌煌自然智”。这里的“坦坦荡荡”形容心灵广阔、开朗;“平等心”指的是无差别的心性;“炜炜煌煌”形容智慧的光芒四射,照耀万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禅僧们拥有一颗平等、开朗、明亮的心,他们的智慧如同璀璨的阳光,照亮了自己的修行之路。
这首诗通过对禅僧外在形象和内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禅宗教义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它也传达了佛教对于修行者的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要求,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