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真真无有相,穷妄妄无有形。
真妄两无所有,廓然露出眼睛。
眼睛既露,见个什么。
晓日烁开岩畔雪,朔风吹绽腊梅花。
【注释】
偈(jié):佛教用语,指偈颂。推真:探求真理。穷妄:穷尽一切妄念。廓然:开阔的样子。眼睛:喻指心。晓日烁开岩畔雪:太阳照射下,山岩旁的积雪融化了。朔风:北风。绽:裂开。
【赏析】
《偈十三首其八》,是一首禅宗诗,以问答体的形式写来,语言平易浅显,明白易懂。此诗通过问答形式,说明“真”与“妄”的关系,最后以“眼睛既露”作结。
全诗共分三段。首段“推真真无有相”,从正面论述“真”;第二段“穷妄妄无有形”,从反面论证“妄”。第三段“真妄两无所有,廓然露出眼睛”,由正反论证而得结论。
第一段先讲“真”,说“真”是没有相貌的。既然没有相貌,也就无所谓真假。这一句用“无相”二字,把佛经中所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不二法门”概括起来。“穷妄”,就是穷尽一切虚妄妄想、幻相。既然“妄”也没有,自然也谈不上有无。“真妄两无所有”,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二者都是“不二法门”。“廓然露出眼睛”,是说在“无相”、“不二法门”之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本来的面目,也就是所谓的“明心见性”。
第二段先说“真”,再讲“妄”。先说“真”,说“真”是没有相貌的;再说“妄”,说“妄”也是没有相貌的。“真”和“妄”都是没有相貌,既然没有相貌,也就无所谓真假。这一段文字,与第一段文字相同,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换一种说法而已,实际上并没有改变。
到了第三段,诗人就得出结论了:“真妄两无所有,廓然露出眼睛”。因为“真”和“妄”都没有,所以无所谓有无、真假。既然无所谓有无、真假,当然也就无所谓“两无所有”了。这样,就只剩下一个“廓然露出”的问题了。所谓“廓然露出”,就是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的意思。
这首诗在结构上很讲究。它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对“真”和“妄”的关系进行论述;一部分是用问答体的形式,说明“真”和“妄”的关系。两部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后互相呼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在内容上也很讲究。它首先提出问题:什么是“真”和“妄”?然后分别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得出结论。这个结论,就是“真妄两无所有,廓然露出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