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佛处不增,无佛处不减。
人人一段光明,历劫何曾欠少。
咄,释迦谩自化西乾,达磨无端来此土。

【注释】偈:指诗篇。有佛处不增,无佛处不减:佛在的地方,光明增加;佛不在的地方,光明减少。人人一段光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光明。历劫何曾欠少:经过漫长的劫难和岁月,没有缺少过光明。咄:叹词,表示惊讶、感叹。释迦: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简称“释迦”。谩自化西乾:白白地到西方去教化众生。达磨:禅宗六祖之一,达摩,姓马,名六,南北朝时人,南朝宋末至梁代的僧人。无端:无缘无故。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颂古之作。全诗共十二句,每句都以“有”“无”作答语,以突出主题。前八句赞颂释迦牟尼佛,后四句赞颂达摩祖师。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强调佛教对众生的普遍利益。

“有佛处不增,无佛处不减”。这是说,有佛之处光明增加,无佛之处也不失光明;有佛之人内心光明增加,无佛之人内心也不失光明。

“人人一段光明”,是说人人都能获得内心的光明。“历劫何曾欠少”,是说历经劫难,没有缺少过光明。“释迦谩自化西乾,达磨无端来此土。”是说释迦佛白白地去西方教化众生,达摩祖师无端来到中国。这两句是说,释迦佛和达摩祖师都是为了弘扬佛法而来到这里的,他们的到来对于众生来说是有好处的。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敬爱之情,同时体现了佛教的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精神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