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峰古涧泉深,赵州石桥水苦。
若知异水同源,饮者不妨疑悟。
不从鼻孔入,白浪高三级。
从此不答话,岂免酬高价。
金刚圈子栗棘蓬,解透横行四天下。
颂古四十二首 其一十六
雪峰古涧泉深,赵州石桥水苦。
若知异水同源,饮者不妨疑悟。
不从鼻孔入,白浪高三级。
从此不答话,岂免酬高价。
注释:颂古四十二首是宋代释道原所作的《景德传灯录》的序言。这组诗以“颂古”为题,赞颂历史上著名的禅师,其中第41首和第42首分别是赵州(定)和尚和雪峰义存两位禅师的故事。
雪峰义存禅师住在江西袁州仰山寺,有一口古井,名为“古涧”,水质清冽甘美,号称“雪乳”。有一天,一个游方僧人来到寺中,喝了一杯雪乳后,对住持大慧禅师说:“这口井里的水和东海的水味道一样。”大慧禅师听了之后,并没有立即回答什么,过了一会儿才说道:“你喝的是雪峰寺的水,我吃的是赵州人的饭,如果知道我们饮水的源头相同,那你们喝我的水,也不过是在疑问中领悟而已。”
僧人听了大慧禅师的话,心中顿时豁然开朗,他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我喝了井里的水,却不知道它的源头来自何处;而大师您吃着别人的饭菜,却明白这是赵州人的食物。如果我也能像大师那样,喝到天下各地的水,那岂不是也可以了解天下的奥秘吗?”大慧禅师见僧人已经领悟了其中的奥妙,于是便微笑着点头称赞道:“很好!你现在已经懂得了禅理中的‘同根’之旨了。”
僧人听后更加兴奋地问道:“那么,我现在应该如何修行呢?”大慧禅师回答道:“你既然已经领悟了‘同根’的道理,那自然可以随时随地去修行。但是,你要知道,修行并非仅仅在于吃喝、穿衣等日常生活中的小节上,而更关键的是要能够做到心无挂碍、心无所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解脱的境界。”
僧人听后深感受益匪浅,于是便拜别大慧禅师,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从此以后,他每天都按照大慧禅师所传授的方法去修行,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禅师。而大慧禅师也因为这位弟子的成功而声名远扬,被誉为“禅宗七世祖”。
不从鼻孔入,白浪高三级。
从此不答话,岂免酬高价。
译文:
不从鼻孔吸入空气,白浪高三级。
从此以后不再回答,难道不付高价吗。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一位游方僧人与大慧禅师之间的一次对话。通过这次对话,诗人揭示了禅理中的“同根”之旨。同时,诗中的白浪高三级也象征着禅宗中的顿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