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人稀到,东郊自养蒙。
山遥天接树,夜静竹藏风。
岸柳含烟翠,江花脱晚红。
诗应是游戏,吟啸不须工。

诗作释义及赏析:

第一句:地僻人稀到,东郊自养蒙

注释:

  • 地僻:意为地理位置偏僻。
  • 人稀:形容人口稀少,人迹罕至。
  • :抵达。
  • 东郊:指东部的郊外地区。
  • 自养蒙:自己独自养育,可能暗指隐居或不问世事。

译文:

在这偏远的地方,人们很少来到这里,我独自在东郊享受宁静的生活。

赏析:

开篇即点明了诗作的地点和氛围。通过“地僻”二字,诗人表达了对外界喧嚣的远离,而“人稀”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寂的氛围。同时,“到”字的使用,也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意外的惊喜,仿佛是偶然间来到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最后一句则直接点明了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他喜欢这样的生活状态,愿意自得其乐,不被外界所扰。

第二句:山遥天接树,夜静竹藏风

注释:

  • 山遥:形容山峰遥远、高耸。
  • 天接树:天空似乎与树木相接,形象地描绘出山峰之高。
  • 夜静:夜晚非常安静。
  • 竹藏风:竹子丛中隐藏着风声,形象地描绘出竹林的静谧。

译文:

远山连绵,天与树相接,夜深时竹林中的风声也显得格外静谧。

赏析: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山遥天接树”不仅让人联想到一幅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夜静竹藏风”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竹影婆娑,风声细语,构成了一幅动与静相结合的画面。整首诗通过这些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传达出诗人追求心灵平静与自然和谐的愿望。

第三句:岸柳含烟翠,江花脱晚红

注释:

  • 岸柳含烟翠:岸边的柳树笼罩在轻烟般的绿意之中。
  • 江花脱晚红:江上的花朵在晚霞映照下展现出绚烂的色彩。

译文:

岸边的柳树笼罩在轻薄的烟雾之中呈现出翠绿色,江上的花朵在夕阳余晖中绽放着绚烂的红色。

赏析:

这两句诗通过对色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岸柳含烟翠”不仅描绘了柳树的翠绿颜色,还通过“含烟”一词,营造出一种朦胧、梦幻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而“江花脱晚红”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落日余晖下的江花比作一位美丽的姑娘,脱去了华丽的衣裳,展现出更加朴素而真实的美态。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传递出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

第四句:诗应是游戏,吟啸不须工

注释:

  • 诗应是游戏:意味着诗歌应该轻松自在,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
  • 吟啸不须工:在这里,吟咏的声音不需要刻意雕琢。

译文:

我认为诗歌应当是自由的表达,无需太过讲究技巧。

赏析:

最后一句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总结和升华。诗人认为诗歌应该像孩童的游戏一样自然、自由,不必过分追求形式的完美或是技巧的精湛。这种思想体现了诗人对诗歌本质的一种深刻理解——诗歌是心灵的抒发,是情感的流露,而非技巧的竞赛。整首诗以“戏笔”为题,寓意着诗人希望通过诗歌创作,达到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境界,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