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罢春光润,云随落日移。
莺花愁不觉,世路老方知。
苔遍安禅石,根侵洗砚池。
晚来风月好,倚杖独题诗。
【注释】
雨罢:雨停了。
愁不觉:愁闷不自知。
安禅石:佛教语,指修行者坐禅时的坐具;也泛指供佛的石头。
洗砚池:洗笔砚之水,以养花木的水池。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老于世故的读书人,在雨后春日里闲步庭院,欣赏着满园春色时,不禁想起自己多年游宦在外,仕途坎坷的往事而感到无限感慨,写下此诗抒写自己的感伤之情。
起联:“雨罢春光润,云随落日移。”
“雨罢”句是说雨水一停,春意盎然。“润”,滋润。“春光”即春天的美好风光。“云随落日移”,意思是太阳落山的时候,云朵就随风飘动。这两句是说,当雨停之后,春光明媚,景色宜人。
颔联:“莺花愁不觉,世路老方知。”
“莺花愁不觉”的意思是春天的花儿和鸣叫的黄莺好像没有什么心事,无忧无虑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然而诗人却愁苦得很,不知不觉之中,岁月已经流逝。“世路老方知”的意思是随着年事的增高,对世事才有所体会。这两句是说,虽然眼前春光明媚,但是诗人自己却在忧愁中度过了漫长的时光。
颈联:“苔遍安禅石,根侵洗砚池。”
这两句的意思是在庭院内,一块块的青苔布满了安放在石上打坐修行用的石座;而那盆盆洗砚水已浸到石座的根部。
尾联:“晚来风月好,倚杖独题诗。”
这两句的意思是当夕阳西下之时,晚风和明月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于是,便拄着拐杖独自吟咏起来。“晚来风月好”是说傍晚时分,风轻云淡,月光皎洁,令人赏心悦目。“独题诗”是指独自一人在庭前石上吟咏诗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于世故的读书人,在雨后春日里闲步庭院,欣赏着满园春色时,不禁想起自己多年游宦在外,仕途坎坷的往事而感到无限感慨,写下此诗抒写自己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