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服药,甚功效。
不收肘后方书,不入神农本草。
善财采处不识真,文殊用之不得妙。
佛垄信手拈来,百病根源俱扫。

【注释】

偈颂:即佛曲。佛教的唱词,用来宣示教义、劝人向善的宗教文学形式。

其十八:指《金刚经》中的“一切法皆空”。

有服药:比喻有药物。

甚:极;最。

功效(yòng jiào):效果,作用。

不收肘后方书:不读《肘后备急方》。《肘后备急方》是古代民间医生在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急救手册,主要记载外科治疗和处理创伤的方法。

不入神农本草:不读《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学著作,总结了古代药学成就,并提出了中药分类和组方原则。《神农本草经》共三卷,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有三十种,中品有三十种,下品有六十种。

善财采处不识真:善财就是文殊菩萨,佛教四大菩萨之一,象征智慧。这里指善财菩萨所持之物。

文殊用之不得妙: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菩萨,为阿弥陀佛十大弟子之首,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文殊菩萨以智慧著称,能解诸法实相,故称“大智第一”。善财菩萨手持文殊般若波罗蜜木杵,象征文殊菩萨的智慧。此处说文殊菩萨所持之物,不能真正解决百病之根源,是因为文殊菩萨所持之物不是真正的药物。

佛垄信手拈来:佛垄是佛祖的座位,象征佛法无边。信手捻来比喻佛法随手可得,随意拈起就能使用。此处说佛祖随手可得的佛法可以治愈百病的根源。

百病根源俱扫:百病是指所有的疾病。根源是指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俱扫指的是全部清除。此处说佛法可以消除所有疾病的原因。

【赏析】

《金刚经》是佛教的一部经典,其中的核心思想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即世间万物都是虚幻不实的。这首诗的前两句就是引用了这一核心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药物的否定态度。他认为,世上的药物并不能真正起到治病的效果,反而可能会误导人们。因此,他提倡要用佛法来治疗疾病,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后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解释。作者认为,虽然佛教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但要想真正运用起来,还需要一种正确的心态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佛垄信手拈来”,即随手拈起就能使用佛法来治疗疾病。同时,他也指出,这种治疗方法并不是针对所有疾病的,而是只针对那些病因不明或难以治愈的疾病。因为佛法讲究的是因缘果报,只有找到真正的病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这首诗通过引用《金刚经》的核心思想,阐述了佛法治疗疾病的观点,并通过对佛教的进一步解释,表达了对佛教的信仰和推崇。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