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生须是杀,杀尽始安居。
会得个中意,分明在半途。

诗句如下:

  1. 护生须是杀: - 这句诗直接点明了整个诗歌的主题。在佛教中,”杀”并不是指实际的暴力杀戮,而是教导人们要认识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从而引发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护生须是杀”意味着为了真正地保护生命,我们必须采取实际行动,这包括消除一切可能造成伤害的因素。
  • “护生”在这里指的是保护生命,防止因无知或疏忽而造成的伤害。“须是”强调了这一行为的紧迫性和必须性。
  • “杀”在这里并非指杀戮本身,而是比喻消除可能导致伤害的因素。它涵盖了从个人行为到社会环境的各个方面,要求我们全面考虑并采取措施,确保生命的安全和福祉。
  1. 杀尽始安居
  • 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消除所有可能导致伤害的因素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唯一途径。只有彻底消除这些因素,我们才能真正地保护生命。这里的“安居”意味着一个没有伤害、和谐安宁的状态。
  • “杀尽”不仅仅是消除外在的威胁,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使之符合生命保护的原则。这种改变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但最终将带来长久的和平与安宁。
  1. 会得个中意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领悟和理解的过程。通过深入思考和实践,我们逐渐领悟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以及保护生命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内心的觉醒,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认识。
  • “个中意”指的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认识。这种理解超越了日常的表面现象,触及到了生命的深层次意义。它引导我们走向更加积极和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1. 分明在半途
  • 这句诗强调了实践生命保护的重要性,指出我们在理解生命价值的基础上,还需要付诸行动。这种行动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追求生命安全的过程中,逐步深化和完善的。
  • “分明”表示清晰可见,强调了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半途”则提醒我们,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需不懈努力,持续推进。

《偈二首》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深刻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它鼓励人们在面对生命的各种挑战时,不仅要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要以实际行动去实现生命的安全和保护。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个体的成长和发展,也适用于整个社会和环境的保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