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禅结伴游玉塔,灵踪胜境将心扎。
归来举似春如何,何似狂僧无缝塔。
无缝塔,最难邈,岂同白玉受人踏。
五湖四海尽云奔,踏破几多鞋与靸。
无缝塔,甚匼匝,若遇同人方始答。
忽然展手借样看,便与拦腮鼓一搭。
这首诗是一首赠诗,作者通过赞美无缝塔的奇特和难以攀登的特点,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追求。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 “有诣常宁拜舍利塔者以偈赠之”: 有到常宁寺参拜舍利塔的人(或僧人)以一首诗来表达他的敬意。
- “诸禅结伴游玉塔,灵踪胜境将心扎”: 许多修行的僧人一起游览这座玉塔,他们的心灵仿佛被这个美丽的地方所吸引。
- “归来举似春如何,何似狂僧无缝塔。无缝塔,最难邈,岂同白玉受人踏”: 他们回来后,互相展示所见的美丽景象,问对方觉得春天如何,然后说这座没有缝隙的塔(无缝塔)是最难攀登的,就像白玉一样受人踩踏。
- “五湖四海尽云奔,踏破几多鞋与靸。无缝塔,甚匼匝,若遇同人方始答”: 他们走遍了五湖四海,留下了无数的足迹,甚至鞋子都磨破了。这座无缝隙的塔,是多么难以攀登的啊!只有当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时,才能攀登上去。
- “忽然展手借样看,便与拦腮鼓一搭”: 突然间,一位僧人展开双手,让其他人欣赏他所看到的美景,就像在打鼓一样有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佛教徒们参拜常宁寺舍利塔的经历。通过对这座无缝隙塔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追求和对自然界美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佛教徒们在旅行中相互交流、共同攀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