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月是天边月,南北东西更无别。
新罗打铁火星飞,烧著指头名合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合”、“更”要理解字义去记忆。需要特别注意“辙”“指头”的书写。
【答案】
示道三偈合辙水中月是天边月,南北东西更无别。新罗打铁火星飞,烧著指头名合辙。
水中月是天边月,南北东西更无别。
新罗打铁火星飞,烧著指头名合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名句的能力。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合”、“更”要理解字义去记忆。需要特别注意“辙”“指头”的书写。
【答案】
示道三偈合辙水中月是天边月,南北东西更无别。新罗打铁火星飞,烧著指头名合辙。
【注释】 ①龙门:这里指龙门石窟。常住图师:常住和尚,即出家和尚。真知事:真有见识的人。求赞:请求赞扬。②寥廓无状:空旷无边,不知形状。孰:谁、哪。③指南路:指引方向的路。④绝:断绝。⑤因缘去住:因缘,缘分;去,来;住,停留。⑥黄竹寒湫(jiāo):黄竹溪,位于龙门石窟附近的一个自然风景名胜区。⑦晓:天刚亮。昏:天暗下来。⑧“有”句:意谓有识见的和尚能识别真伪。⑨“求赞”二句
【注释】: 1. 画:指画像或壁画,这里指代诗人的肖像。 2. 识:认识。 3. 道:指道士,这里指代僧人。 4. 起云峰后路:形容山路曲折蜿蜒,云雾缭绕的山峰后面是一条山路。 5. 记得往来频:意思是你还记得我常常来山间游玩吗? 【赏析】: 这首诗是戴巨济写给他的老师张志和的一封信,表达他对老师的尊敬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己与老师相遇时的情景,表达了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首句“画出人皆识”
【赏析】 这是一首写画的诗。诗中描写了一位画家对自然美的热爱,对艺术美的追求,以及他为追求这种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首句“小师崇戒求赞”,意思是这位画家非常崇敬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因此他不断地学习、钻研,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这里的“崇”指的是崇尚、敬仰,“戒”是戒律、规范,“求赞”是寻求赞美、肯定。整句诗表达了画家对于绘画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次句“似即疏,比仍失。”意思是说,画家在创作过程中
【注释】 植杖:插在地上的拐杖。无着道人求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组诗中的一首,是作者对友人谢公的赠词。无着道人:指谢灵运。他曾任康乐令,故称谢公。谢公:《世说新语·文学》载:“谢玄与子敬(谢朗)同在东山居丧。服毕,中宿,谢玄未差,而子猷(谢万)已得信还。太傅夜唤谢玄、子猷共语。太傅问:‘今年何以不乐?’谢玄曰:‘去年伐柳树,误杀一虫。以今检之,今年不以为喜。’王曰:‘何意作此想也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诗中描述了吴公明(或称吴公)的生活经历和修行历程。 诗句释义: 1. 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 - “坦然老”意味着心态平和、无拘无束。 - “龙门人”可能指的是吴公明来自龙门地区,龙门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 2. 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 - “声名落四方”意味着他的名声传遍了四方。 - “坐卧今十春”表示他已经在修行上度过了漫长的十年。 3.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
【注释】 张公:指张僧繇。寿求赞:为张僧繇写的祝寿文。 首到东山:张僧繇的字是一张,因此人们称他“张公”。 晚亲龙岫:傍晚时分,张僧繇去游访龙井。 岁经寒暑:一年之中历经严寒酷暑。 涂毒长鸣:涂毒是一种毒蛇,长鸣,形容它叫个不停。 优昙:梵文音译,意为佛家所说的“无生”,也即没有生命的意思。 勿嗅:不要闻。 静对终日:静静地坐着,一整天都不离开。 弟子公寿:张僧繇是弟子,所以称为“公寿”。
【诗句释义】 道虽光明,形则山野。 道:佛教中的教义或道理;光明:明亮,通晓明白;形则山野:形容道的外在形态是朴实无华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道追求的真诚和朴素。 提折脚铛,住深兰若。 折脚铛:指古代的一种锅子,形状奇特,有足而无盖。这里比喻修行者的生活简朴、清苦。住深兰若:在深山里修行,过着隐逸的生活。这句诗描述了修行者的生活环境和他们所追求的清净、淡泊的生活态度。 拙韵无取,陋容谁写。
冯济川教授求赞 天地无物我无物,隐显空云随出没。 此间谁是悟玄人,霹雳光中轰一咄(duò)。 注释: 天地之间没有事物,我也不存在; 隐显的虚空云彩随着出现和消失。 在这世间,谁是悟道的人? 在闪电雷鸣中,发出一声巨吼。 赏析: 这首诗是冯济川先生写给他的学生的,表达了他对学生的期望和鼓励。他希望学生们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去追求真理和智慧。他用“天地无物我无物”来表达他的超脱态度
顺知藏求赞 色里胶青不见形,影中所以邈吾真。 吾真定有非形碍,为对凡夫显幻尘。 尘既显,道弥新,不贵西来彼上人。 注释:顺知:顺应自然的道理。顺从自然的道理去寻求赞美。藏求:指隐藏起来,不显露自己。这里指隐逸山林。赞:赞美。 译文:顺应自然的道理去寻求赞美,就像那颜色里胶青的树,它的本体并不可见,但它的影子却能显现出自己的真实存在。我的真实本性并不是被形体所束缚,而是能够超越这些形体的障碍
我们逐句解释这首诗: 1. 比类则疏,现形仍普 - 注释: 比喻比较时显得抽象,但实际形态普遍存在。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即通过比喻可以表达抽象的概念,而这种抽象的表达在现实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这里“比类”可以理解为比喻或类比,而“则疏”则表示这种比较虽然抽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常见。 2. 得在一瞬,照穷千古 - 注释: 事物的本质只在一瞬间显现,但其影响能延续至千古。
【注释】 千圣灵踪:指佛祖的足迹。 放去:放开。 后教:后来的教化。 沩水:在湖南省,是湘江支流,发源于湖南安仁县,流入洞庭湖。 【赏析】 这首偈颂诗用禅宗公案“六祖惠能示道三偈”中的第二首,以幽默的语言讽刺了当时人们只知追随前人而不求创新、不求识见的行为,表现了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 第一句“千圣灵踪百草头”,意思是说千百年来,无数先哲们的足迹,都留藏在万草丛中。 第二句“车然放去号随流”
徐翁活计天真,年老无喜无嗔。 参取面前桑树,乾坤不出一尘。 注释:徐四翁的生计非常自然、天成,年岁已高却依旧没有快乐和愤怒的情绪。他就像面前的桑树一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保持一种纯真的态度,不受外界干扰。他把天地万物比作一片尘埃,表明自己看破了红尘。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位超脱尘世、心如止水的老者形象。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既自然又纯真,不因岁月流逝而有所改变。同时
悟首座图余幻质复求为赞 廓然无圣,俨尔有容。 【注释】廓然:空旷广大的样子。圣:圣人。俨尔:庄严的样子。容:仪容。 明明绝眹,密密垂踪。 【注释】明:通“芒”,指光亮。眹:同“影”。迹、踪迹。垂:留。踪:足迹。 昔也怀宝,枯木藏龙。 【注释】昔:过去的时候。宝:比喻珍贵的东西,这里指佛性。 今其示人,巨岳乔松。 【注释】今:现在。示:显示、显现。巨岳:巨大的山峰。乔松:高大的松树。 龙吞万类
【注释】: 1. 坐断千差古路头:坐在古道的尽头,主宰着一切。 2. 解开种岸济人舟:解开岸边的绳索,让渡人的船可以自由航行。 3. 明明一句该群象:明白道理就像点亮一盏明灯,照亮了众多迷茫的人。 4. 善唱非声作么求:善于唱歌并不是为了索取什么。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古道上行走,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指引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的诗。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和言语,引导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诗句 ``` 标指六偈 迷悟 迷者迷悟,悟者悟迷。 迷悟同体,悟者方知。 迷南为北,实情取则。 北本是南,悟无移忒。 返究迷缘,莫得来处。 忽悟正方,迷复何去。 其迷则迷,妄自高低。 生死恶觉,枉受胶黐。 达迷无妄,欢喜无量。 杀无明贼,祇在一饷。 一饷之间,冥通大千。 直下了了,三际虚玄。 无始时来,总由今日。 尽未来际,更不寻觅。 当念无念,灵光焰焰。 灵焰腾辉,心智难掩。 灵源荡碧
【译文】 这是六句诗,迷悟的谜。是谁的儿子孙子,喃喃地乱说。你胡乱地说,智者便瞥视。这门门道道广大,愚人自惹祸灾。自谤自烧,与我无关。我是糊涂人,你却很灵利。 【注释】 标:此指“六偈”即六首诗。 谁:疑问词,指何人。 喃喃(nán nán):说话声音细碎,形容说话不清。 解:懂得。 瞥:斜视。 我:代词,指作者自己。 痴人:指作者自己。 灵利:聪明敏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