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下禅床后,曾无善巧言。
平常安乐事,今古谩流传。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题注意抓住诗中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1)

忆赵州:回忆赵州和尚的言行。“不下禅床后”,意指赵州和尚不把坐禅当成一回事;“曾无善巧言”,意指他的言语没有巧妙的言辞。“平常安乐事”,意指他所说的平凡之事。“今古谩流传”,意指这些平凡的事情在古今之间不断地被人们传播着。

(2)

译文:我想起赵州和尚,他不把打坐当作大事,他的言辞也没有巧妙之处,他所讲说的都是平凡的日常之事,这些事情却流传到今天了。

【答案】

①忆赵州

②赵州和尚不把打坐当作大事,他的言辞没有巧妙之处,他所讲说的都是平凡的日常之事,这些事情却流传到今天了。

赏析:①诗人以“忆”为题,回忆赵州和尚的言行,是全诗的线索。开头两句说,“不下禅床后,曾无善巧言”,这是写赵州和尚对打坐的态度。他不仅不把打坐当回事,而且连“善巧”一词也不说。善巧,是佛教语,意思是“善于用巧妙的语言”。这两句诗表面上似乎与佛家禅宗无关,实际上却与禅宗紧密相连。因为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果用“善巧”来修饰自己,那就违背了禅宗的宗旨。而禅宗之所以强调这种宗旨,正是因为它认为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达到这种境界。所以,“不下禅床后,曾无善巧言”,正是对禅宗宗旨的概括。这两句诗也表明了赵州和尚的性情特点,他既不喜欢玩弄文字游戏,也不喜欢卖弄口才,而是以自己的真诚和朴实来面对一切。

③“平常安乐事,今古谩流传”。前句说的是赵州和尚所讲的那些平凡的日常之事,如吃饭、睡觉等。后句则是说,这些事情虽然平凡,但在历史长河中却一直流传下来。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既然这些平凡的日常之事都流传下来了,那么它们必然是值得肯定的。这两句诗也是全诗的总结。

④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很有特色。诗人首先选取了与禅宗思想密切相关的典型事例来表现禅宗的思想;然后通过对这一典型事例的描述,来揭示禅宗的宗旨和目的;最后又用这一典型事例来评价禅师的行为。这种结构形式使整篇作品显得紧凑而又富有逻辑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