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江湖上,竿头事可咍。
一回浮子动,又是上钩来。
【赏析】
这首诗以拟人手法写钓翁垂钓。首句“潦倒江湖上”是说诗人在江湖之中,漂泊无定。次句“竿头事可咍”,是说他在江湖中,虽然身在江湖,但是没有安身之处,生活十分困苦,所以只能以垂钓为生,而垂钓之事又令人觉得可笑可笑。后两句是说:一会儿,鱼钩一动,又是一个鱼儿上钩了。这里用“浮子动”来比喻鱼钩一动,形象生动,富于诗意。
潦倒江湖上,竿头事可咍。
一回浮子动,又是上钩来。
【赏析】
这首诗以拟人手法写钓翁垂钓。首句“潦倒江湖上”是说诗人在江湖之中,漂泊无定。次句“竿头事可咍”,是说他在江湖中,虽然身在江湖,但是没有安身之处,生活十分困苦,所以只能以垂钓为生,而垂钓之事又令人觉得可笑可笑。后两句是说:一会儿,鱼钩一动,又是一个鱼儿上钩了。这里用“浮子动”来比喻鱼钩一动,形象生动,富于诗意。
【注释】 ①龙门:这里指龙门石窟。常住图师:常住和尚,即出家和尚。真知事:真有见识的人。求赞:请求赞扬。②寥廓无状:空旷无边,不知形状。孰:谁、哪。③指南路:指引方向的路。④绝:断绝。⑤因缘去住:因缘,缘分;去,来;住,停留。⑥黄竹寒湫(jiāo):黄竹溪,位于龙门石窟附近的一个自然风景名胜区。⑦晓:天刚亮。昏:天暗下来。⑧“有”句:意谓有识见的和尚能识别真伪。⑨“求赞”二句
【注释】: 1. 画:指画像或壁画,这里指代诗人的肖像。 2. 识:认识。 3. 道:指道士,这里指代僧人。 4. 起云峰后路:形容山路曲折蜿蜒,云雾缭绕的山峰后面是一条山路。 5. 记得往来频:意思是你还记得我常常来山间游玩吗? 【赏析】: 这首诗是戴巨济写给他的老师张志和的一封信,表达他对老师的尊敬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己与老师相遇时的情景,表达了对老师的思念之情。 首句“画出人皆识”
【赏析】 这是一首写画的诗。诗中描写了一位画家对自然美的热爱,对艺术美的追求,以及他为追求这种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首句“小师崇戒求赞”,意思是这位画家非常崇敬绘画这一艺术形式,因此他不断地学习、钻研,以期达到更高的境界。这里的“崇”指的是崇尚、敬仰,“戒”是戒律、规范,“求赞”是寻求赞美、肯定。整句诗表达了画家对于绘画艺术的尊重和热爱。 次句“似即疏,比仍失。”意思是说,画家在创作过程中
【注释】 植杖:插在地上的拐杖。无着道人求赞: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组诗中的一首,是作者对友人谢公的赠词。无着道人:指谢灵运。他曾任康乐令,故称谢公。谢公:《世说新语·文学》载:“谢玄与子敬(谢朗)同在东山居丧。服毕,中宿,谢玄未差,而子猷(谢万)已得信还。太傅夜唤谢玄、子猷共语。太傅问:‘今年何以不乐?’谢玄曰:‘去年伐柳树,误杀一虫。以今检之,今年不以为喜。’王曰:‘何意作此想也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诗中描述了吴公明(或称吴公)的生活经历和修行历程。 诗句释义: 1. 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 - “坦然老”意味着心态平和、无拘无束。 - “龙门人”可能指的是吴公明来自龙门地区,龙门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 2. 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 - “声名落四方”意味着他的名声传遍了四方。 - “坐卧今十春”表示他已经在修行上度过了漫长的十年。 3.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
【注释】 张公:指张僧繇。寿求赞:为张僧繇写的祝寿文。 首到东山:张僧繇的字是一张,因此人们称他“张公”。 晚亲龙岫:傍晚时分,张僧繇去游访龙井。 岁经寒暑:一年之中历经严寒酷暑。 涂毒长鸣:涂毒是一种毒蛇,长鸣,形容它叫个不停。 优昙:梵文音译,意为佛家所说的“无生”,也即没有生命的意思。 勿嗅:不要闻。 静对终日:静静地坐着,一整天都不离开。 弟子公寿:张僧繇是弟子,所以称为“公寿”。
【诗句释义】 道虽光明,形则山野。 道:佛教中的教义或道理;光明:明亮,通晓明白;形则山野:形容道的外在形态是朴实无华的。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佛道追求的真诚和朴素。 提折脚铛,住深兰若。 折脚铛:指古代的一种锅子,形状奇特,有足而无盖。这里比喻修行者的生活简朴、清苦。住深兰若:在深山里修行,过着隐逸的生活。这句诗描述了修行者的生活环境和他们所追求的清净、淡泊的生活态度。 拙韵无取,陋容谁写。
冯济川教授求赞 天地无物我无物,隐显空云随出没。 此间谁是悟玄人,霹雳光中轰一咄(duò)。 注释: 天地之间没有事物,我也不存在; 隐显的虚空云彩随着出现和消失。 在这世间,谁是悟道的人? 在闪电雷鸣中,发出一声巨吼。 赏析: 这首诗是冯济川先生写给他的学生的,表达了他对学生的期望和鼓励。他希望学生们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去追求真理和智慧。他用“天地无物我无物”来表达他的超脱态度
顺知藏求赞 色里胶青不见形,影中所以邈吾真。 吾真定有非形碍,为对凡夫显幻尘。 尘既显,道弥新,不贵西来彼上人。 注释:顺知:顺应自然的道理。顺从自然的道理去寻求赞美。藏求:指隐藏起来,不显露自己。这里指隐逸山林。赞:赞美。 译文:顺应自然的道理去寻求赞美,就像那颜色里胶青的树,它的本体并不可见,但它的影子却能显现出自己的真实存在。我的真实本性并不是被形体所束缚,而是能够超越这些形体的障碍
我们逐句解释这首诗: 1. 比类则疏,现形仍普 - 注释: 比喻比较时显得抽象,但实际形态普遍存在。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哲学观点,即通过比喻可以表达抽象的概念,而这种抽象的表达在现实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这里“比类”可以理解为比喻或类比,而“则疏”则表示这种比较虽然抽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很常见。 2. 得在一瞬,照穷千古 - 注释: 事物的本质只在一瞬间显现,但其影响能延续至千古。
【注释】 颂古六十二首 其五:此首诗赞美自然界的大海,它波澜壮阔,生机盎然。鱼龙游弋其中,升沉自如;生死轮回,圣凡同归,皆由心念决定。 【赏析】 “非风幡动唯心动,大海波澜常汹涌。”这两句是说,不是风吹幡动,而是自己的心动。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总是那么气势恢宏。这里以海的汹涌比喻人的心念活动,说明人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由于人内心的活动所致。 “鱼龙出没任升沉,生死圣凡无别共。”这两句是说
【注释】 颂古:古代的诗歌。六十二首:指唐代诗人卢象所编《卢文纪》中的六十二首诗,多为七言绝句。其四:这是第四首。 若有:假如有。丝毫:极少。付与人:给予别人。可师何得更全身:哪里还能得到完整的自己? 人间、天上:指世俗和仙界。迷逢处:指神仙与凡人相遇的地方。八两元来是半斤:意谓世上真正有道行的人并不多,而那些能以权谋取得高官厚禄的人,往往都是些俗人。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的讽刺
【注释】 颂古六十二首 其三:此诗是《续传灯录》中的颂古部分,颂古是佛教禅宗中对历代祖师言行事迹的记载与称颂。本篇为颂扬慧能,故称“颂古”。 大乖张:极为乖张。 业识茫茫者:对佛理一无所知的人。业识,指对佛理、禅学等有所了解和研究。 问著劳生沸似汤:在佛法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都是空无自性的;但人们却常常执著于这些现象和观念之中,而陷入烦恼痛苦之中
【注释】 1. 草里寻常(zhōu rán):在草丛中。寻常:普通。 2. 报云:报告天气。 3. 鼻头是甚闲皮草:鼻子上长着什么草,指草帽。 4. 十字纵横一任穿:横竖交错的绳子可以任人穿过。这里形容草帽很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草帽之大。首句“草里寻常万万千”,意思是说草帽大得就像在草丛中,随处可见,数都数不清。第二句“报云飞去岂徒然”,意思是说草帽虽然很大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格式和注释。 原诗:颂古六十二首 其八 一回思想一伤神,不觉翻然笑转新。 云在岭头闲不彻,水流涧下太忙生。 注释: 1. 一回思想一伤神 - 一次思考就让人伤心 2. 不觉翻然笑转新 - 突然之间笑颜如花般绽放 3. 云在岭头闲不彻 - 云在山间飘荡而不散 4. 水流涧下太忙生 - 水流急促,好像非常忙碌 接下来是译文。 译文: 一次思考就让人伤心,突然之间笑颜如花般绽放
注释:挂起船帆,遇到顺风,顷刻间就到家乡。 回到家门前,上岸与妻子见面,心中欢喜,难以抑制。 赏析:这首诗是李白在晚年归隐之后的作品。诗人以“挂得帆来遇便风,须臾千里到家乡”开头,描绘了乘船回家的愉快心情。接着以“临门上岸逢妻子,欢喜情怀不可当”为结尾,表达了他对家人团聚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