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六月二十六,无角铁牛生四足。
哮吼一声人未知,撼动天关并地轴。
只履又西归,唱罢胡家曲。
可怜末后太分明,无限清声遍溪谷。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同时要注重积累和理解,重点把握诗歌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诗句在诗中作用。

“偈颂一一二首 其四”是这首诗的小标题,小标题一般用于概括诗歌内容大意,因此我们首先要读懂小标题的意思。根据注释可知,该诗为一首七言绝句。

前两句写铁牛生四足的情景,“昨朝”“无角”“生四足”,交代了铁牛出现的时间、外形特点;“哮吼一声”、“人未知”,写出铁牛出现时人们的反应及铁牛发出的声音,“撼动天关并地轴”,用夸张修辞手法描写出铁牛力量之大,震撼天地。

后两句写铁牛西归,唱完胡家曲。“只履又西归”,铁牛被砍掉四只脚后,被人们带走了;“唱罢胡家曲”,铁牛被砍后,人们唱起了胡家曲。“可怜末后太分明,无限清声遍溪谷。”尾句以“末后太分明”收结,表达了人们对铁牛的喜爱。

此诗通过对“无角铁牛生四足”这一奇特现象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们对铁牛的喜爱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答案】

①昨天六月二十六,没有角的铁牛长了四只脚。(时间、铁牛形状)②它哮吼一声震耳欲聋,人们不知道这是何物?(声响效果

)③把它搬回家去,它又变成了一只铁牛(动作)④唱罢胡家曲,只履又向西归。(情节)⑤可怜末后太分明,清声满

溪谷。(感情)。

译文:昨天六月二十六,没有角的铁牛长了四只脚。它哮吼一声震耳欲聋,人们不知道这是何物。把它搬回家去,它又变

成一只铁牛。唱罢胡家曲,只履又向西归。可怜末后太分明,清声满溪谷。

赏析:《偈颂》是佛教徒吟诵佛经的一种文体。宋初有僧人契嵩集《大乘起信论》、《大乘十玄门论》、《大乘义章》三部经书

,编成《辅教编密禅门公案》,并作偈颂一百三十首,题为《辅教集》。《辅教集》中的偈颂多以佛经故事为内容,语言简练,意

蕴丰富,富有哲理。此篇就是其中一首。

此诗通过描绘一个奇特的现象——铁牛生四足——来表现对铁牛的喜爱和感激之情。诗的前两联先写“无角铁牛生四足”

,再写“哮吼一声人未知”。第一句写“铁牛生四足”,第二句写“哮吼一声”,第三句写“人未知”。这三句诗,把“无角铁牛

生四足”的奇异景象写得十分传神。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铁牛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流露出对劳动人民的深厚

感情。接着写“撼动天关并地轴”,第四句写“只履又西归”。这两行诗,不仅写出了铁牛的威力,而且表现了铁牛被砍去四只脚后

人们把它运走的情形。最后写“唱罢胡家曲”,第五句写“只履又西归”,第六句写“可怜末后太分明,清声满溪谷”。尾句以“末

后太分明”收结,表达了人们对“无角铁牛生四足”这一奇迹的赞叹之情。整篇偈颂构思巧妙,想象奇特,语言简练,寓意深

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